屏東大學主動讓路77坪解決人樹衝突 慶百年雨豆樹重生

屏東大學拆除圍牆、讓出77坪土地,縣府編列經費,將原本2.8米的防汛道路拓寬成5米路,改善民衆通行,讓人車衝突致傷痕累累老樹,在口袋公園內重獲生長空間,今舉辦慶雨豆樹重生儀式,展現共好。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大學民生校區北側門殺蛇溪畔的百歲雨豆樹,在屏大拆除圍牆、讓出77坪土地,由縣府編列經費施工,將原本2.8公尺寬的防汛道路拓寬成5公尺,改善民衆通行,讓人車衝突致傷痕累累老樹,在口袋公園內重獲生長空間,屏東大學今與社區舉辦慶雨豆樹重生儀式,展現共好。

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說,讓路給老樹,不是割地是環境教育延伸,感謝各界善因緣促成,屏大將認養老樹與公園,這是學校與政府機關及社區共好的示範點,擁有生態多樣性的屏大友善校園,歡迎市民休閒運動。

位在屏東市殺蛇溪畔近百歲雨豆樹,早年是屏東農校校園,後來才規畫闢建防汛道路,雨豆樹緊鄰殺蛇溪,隨着樹木成長,路幅僅剩2.8公尺,造成來往車輛險象環生,樹幹常被車輛擦撞,樹身傷痕累累。

今年3月屏東大學與縣府協力組成雨豆樹護樹聯盟,屏東大學拆除60公尺長圍牆,內縮最多達7公尺,無償提供約77坪校地,由縣府編列400萬元工程經費,官學合力拓寬路幅,讓人樹衝突不再,並在老樹周圍建構口袋型生態園區,成爲人與大自然良性互動的最佳典範。

屏東大學今舉辦雨豆樹重生儀式,學校、縣府與社區居民,齊聚一堂慶祝雨豆樹重生。陳永森說,共好不只是從人的角度來看,是把樹當做環境、生活的一部分,盼雨豆樹成爲地標樹,標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印證屏東市是個宜居的地方,感謝雨豆樹爺爺守護屏大與社區。

縣府秘書長邱黃肇崇說,民國66年就來當雨豆樹爺爺鄰居,每天路過雨豆樹下,並使用手機拍下老樹晨昏的萬種風情,張張美拍常令人驚豔;縣議員李世斌是民國51年出生,就和雨豆樹爺爺認識。

雨豆樹下設解說牌,是由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林秀蓉撰寫。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樑文進、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建璋今透過先進應力波、鑽孔阻抗非破壞檢測儀,爲老樹健康檢查,顯示百歲雨豆樹生長狀況不錯。

屏大社會發展學系主任邱毓斌在臉書寫道「這次真心覺得,我屏大、我驕傲」,屏大能讓出校地,讓百歲雨豆樹從此自由呼吸,不再被狹窄道車道折磨到傷痕累累,真是令人非常開心。能看到自家腳跟需求,纔可能是一所貢獻社會的大學,屏大跟屏東縣政府這次的合作,很了不起。

屏東大學拆除圍牆、讓出77坪土地,縣府編列經費,將原本2.8米的防汛道路拓寬成5米路,改善民衆通行,讓人車衝突致傷痕累累老樹,在口袋公園內重獲生長空間,今舉辦慶雨豆樹重生儀式,展現共好。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大學拆除圍牆、讓出77坪土地,縣府編列經費,將原本2.8米的防汛道路拓寬成5米路,改善民衆通行,讓人車衝突致傷痕累累老樹,在口袋公園內重獲生長空間,今舉辦慶雨豆樹重生儀式,展現共好。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大學拆除圍牆、讓出77坪土地,縣府編列經費,將原本2.8米的防汛道路拓寬成5米路,改善民衆通行,讓人車衝突致傷痕累累老樹,在口袋公園內重獲生長空間,今舉辦慶雨豆樹重生儀式,展現共好。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大學拆除圍牆、讓出77坪土地,縣府編列經費,將原本2.8米的防汛道路拓寬成5米路,改善民衆通行,讓人車衝突致傷痕累累老樹,在口袋公園內重獲生長空間,今舉辦慶雨豆樹重生儀式,展現共好。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