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油師恐失業!「初榨橄欖油」鑑別技術 食藥署找到了

品油師失業!「初榨橄欖油」鑑別技術食藥署找到了。(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高級的「初榨橄欖油」廣受世人喜愛,然國際間常發生以中低等油品混摻的事件。目前若要鑑別初榨橄欖油,多靠專業品油師以感官品評,卻囿於無法大量檢、專家數量不足等限制。食藥署利用氣相層析串流質譜,成功建立初榨橄欖油的鑑別方法,其中以3-單氯丙二醇酯作爲鑑別指標爲國際間首次發現,研究成果已於今年5月登上國際知名期刊《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13年國內發生「油品混充及違法添加銅葉綠素事件」,大統長基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其他油品至橄欖油中並添加銅葉綠素調色,標示爲百分之百特級初榨橄欖油對外銷售;食藥署在當時領先國際建立食用油中銅葉綠素之檢驗方法,以鑑別油品是否標示不實。

▲食藥署利用氣相層析串流質譜,成功建立初榨橄欖油的鑑別方法。(圖/食藥署提供)

近期食藥署研究又發現,3-單氯丙二醇酯的含量可有效作爲鑑別初榨橄欖油之指標。研檢組科長廖家鼎表示,油脂若經240°C高溫脫臭精煉過程,會產生高含量3-單氯丙二醇酯,但初榨橄欖油由於只經過冷壓萃取,理論上不會產生3-單氯丙二醇酯或僅有極微量背景值。

食藥署實際以所開發之鑑別方法測試市售42件不同等級之橄欖油檢體結果發現特級初榨橄欖油、橄欖油及橄欖粕油中3-單氯丙二醇酯的含量確實有明顯差異,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低,橄欖粕油最高,依其含量分佈可有效區別等級,未來有助防止類似大統橄欖油僞冒事件,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