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醫獎得主魏斯曼 持續開發這些疫苗

諾貝爾生醫獎2023年得主之一魏斯曼,2日在美國賓州費城住所接受越洋訪問。(路透)

諾貝爾生醫獎臺灣時間今(2日)傍晚5時45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揭曉,美國賓州大學長期研究mRNA技術的卡里科(Katalin Kariko)、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卡理科、魏斯曼都是今年來臺領取唐獎生技醫藥獎的傑出學者,研究價值因新冠肺炎疫情大放光彩。魏斯曼團隊現正研究包括泛冠狀病毒疫苗等多種疫苗,幫助人類對抗傳染病。

路透社報導,魏斯曼得知自己獲得諾獎桂冠後表示:「真是莫大的殊榮。我們兩人倘若少了其中任何一方,就不會獲得這項成果。」

魏斯曼1959年9月7日生於美國麻州列星頓(Lexington),目前任職賓州大學RNA創新研究所(Penn Institute for RNA Innovation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也是賓大醫學院疫苗研究教授,以RNA生物學研究聞名。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麻州子弟魏斯曼1981年畢業於波士頓大學,1987年獲波大免疫學、微生物學的博士與臨牀醫學博士學位,1997年加入賓大之前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從事愛滋病毒研究。

賓大官網指出,卡里科、魏斯曼2005年找到方法修飾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讓mRNA抵達體內特定位置觸發免疫系統對抗疾病。兩人在mRNA領域合作研究超過15年,當初並不知道學術成果會成爲因應巨大公衛挑戰的工具。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爆發後,藥廠全力加速開發mRNA疫苗,輝瑞(Pfizer)與德國生技業者BNT、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均採用這項技術製造疫苗。單看美國,2020年12月獲准使用以來,mRNA疫苗已施打6.55億劑。

魏斯曼、卡里科是2022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受新冠疫情影響延至今年8月來臺領獎。魏斯曼演講時表示,15年前研究出mRNA技術,在COVID-19疫情期間助人類對抗疫情,也應用於HIV、冠狀病毒變異株、流感、諾羅、瘧疾等病毒的疫苗開發,並擴及基因治療等領域,潛力無窮。他說,許多低收入國家遭遇特定疾病威脅,但藥廠多半不太願意投入研發,在這些地區設置研究機構、生產中心至關緊要。新冠疫苗問世後在好幾國出現陰謀論,更成了政治議題,魏斯曼認爲科學家對於反疫苗浪潮要承擔部分責任,社羣媒體時代人人有話語權,學術機構應設法對抗錯誤資訊,在無法收拾之前就出手處理。

魏斯曼的團隊現正研究的疫苗包括泛冠狀病毒疫苗、廣效型流感疫苗、預防帶狀皰疹疫苗。團隊另與賓州大學用mRNA技術合作開發癌症疫苗,也與泰國第一學府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開發新冠病毒疫苗。

賓州大學醫學院院長詹姆森(J. Larry Jameson)說:「諾貝爾獎這個詞彙讓人聯想到那些以自身工作改變世界的人,毫不誇張。在我們有生之年最大的公衛危機之中,魏斯曼、卡里科的發現成爲疫苗研發人員仰賴的基礎,挽救無數性命,爲擺脫大流行鋪路,如今針對其他疾病測試。兩人深具遠見的合作已在醫學史上留下永恆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