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丹麥3學者獲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學者夏普里斯(路透)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女學者柏託齊(路透)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麥學者梅爾達爾(美聯社)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出爐,由三名科學家共同得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艾利格倫(Hans Ellegren)5日在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宣佈,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女學者柏託齊(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學者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以及美國學者夏普里斯(K. Barry Sharpless)在「點擊化學與生物正交化學」的特殊成就上共同獲獎。

其中55歲的柏託齊是史上第8位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獲獎者。而81歲的夏普里斯2001年就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次爲二度獲獎,讓他成爲史上第五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第二位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宗旨在讓困難的過程變得更容易。夏普里斯和梅爾達爾爲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奠定了基礎,概念是將兩種有機小分子能快速有效地結合,進而合成結構更復雜的生物分子。

在前人的基礎上,柏託齊開創了一種在細胞表面繪製生物分子,及在生物體內建立點擊化學反應的方法。柏託齊獲獎後表示,點擊化學領域仍處於早期階段,許多新的反應需要發現和發明,並能應用在治療及診斷上。如何在活病人體內進行化學反應,並確保藥物送到正確、而非錯誤的地方這一領域,將受到點擊化學的強烈影響。

評審團表示,點擊化學已被廣泛應用在藥物開發、繪製DNA圖譜,及創造更符合用途的材料等方面。柏託齊能將點擊化學反應應用於生物體中通常在細胞表面發現的生物分子,而不會影響其所觀察細胞的化學成分。這徹底革命了我們過往分析或看到活體中分子的方式。

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林俊宏表示,點擊化學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分子資料庫,相關技術在藥物開發充分發展,其中更包含打造癌症標靶藥物。

中研院化學所副所長陳榮傑表示,該技術還能用來開發糖核酸(RNA)疫苗。「點擊化學」中的一項關鍵技術爲開發「疊氮化合物」(Azide),梅爾達爾找到催化反應,成功把兩個分子融合在一起,並能在水中進行,還不會產生任何副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