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丹麥3學者共享殊榮 他兩度摘桂冠

2022諾貝爾化學獎, 由(左起)美國化學家貝爾託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化學家梅爾達爾(Morten P. Meldal)、美國化學家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以及,3人共享殊榮,其中夏普萊斯是第2度獲獎。(圖/美國國家科學院、哥本哈根大學、麻州理工學院)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出爐,由美國化學家貝爾託西(Carolyn R. Bertozzi)、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以及丹麥化學家梅爾達爾(Morten P. Meldal)3人共享殊榮,研發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和生物正交性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將化學帶入結構功能主義世代,讓複雜過程更容易。

其中,夏普萊斯在2001年就以「不對稱雙羥基化反應」(Sharpless asymmetric dihydroxylation)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之後又發明點擊化學,在2019年被授予美國化學學會最高榮譽的普利斯特里獎(Priestley Medal),成爲史上第5位兩次摘下諾貝爾化學獎桂冠的人化學家。

點擊化學被用於藥物開發,以描繪 DNA 圖和創造更適用的材料;研究人員透過生物正交反應,改進了阻止癌細胞增長的「標靶治療」。

夏普萊斯2001年發明「點擊化學」的合成概念,主旨是通過小單元的拼接,來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化學合成,他與梅爾達爾創造了「構建化學分子的巧妙工具」,將化學分子如同樂高積木一樣組合成更有效果的新分子,也就創造出新藥品;而貝爾託西則是將該技術提升至另一維度,並運用在生物體內。

至於「生物正交性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是一種在細胞內部的廣泛化學反應,爲化學蛋白質組學,和體內藥物傳遞,開闢了新的研究。這項創新技術,已被廣泛商業化用於醫學治療和疾病病研,這個新學科以及名稱是由卡洛琳貝爾託西所創造 。

關於個人生活,夏普萊斯有一隻眼睛失明,1970年,他還是實驗室助教,正準備實驗工作時,核磁共振管發生爆炸。此次事故發生後,他特別強調實驗室安全,「進入實驗室必須佩戴護目鏡,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例外。」

貝爾託西一家都是學霸,她的父親威廉·貝爾託西(William Bertozzi)是麻州理工學院(MIT)的物理學教授,姐姐安德拉(Andrea Bertozzi) 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數學系教授;除了學術,貝爾託西還有音樂長才,風格偏向搖滾樂。高中時期,她因爲音樂創作獲得多個獎項,甚至贏得了幾家大學的搖滾樂隊專業錄取,使她曾短暫地想考慮以音樂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