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頭條/三面戰線 歐巴馬外交政策面臨嚴峻考驗

外交專家說,歐巴馬言論政策越來越搭不在一起。(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當歐巴馬總統愛沙尼亞承諾會保護脆弱的北約(NATO)成員國免受俄羅斯侵害時,實際上他已爲美國武力展示設定了三大目標:實施「轉向」亞洲戰略、在歐洲建立強大的存在,以及跟伊斯蘭極端分子展開一場新戰鬥

美國官員承認,上述目標足以讓歐巴馬在2017年卸任之前削減五角大廈預算的種種方案全部泡湯。這些目標還挑戰着歐巴馬在首個任期內的關鍵原則:使用先進技術以及「快步」的軍事力量,即可以震懾野心勃勃的大國、遏制恐怖分子

此外,上述目標還可能會違揹他兩次總統競選時的一個關鍵政見:曾經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上的錢,應該用於美國「國內國家建設」。

不過,這些新的防禦計劃也帶來了一個懸而未決的疑問:歐巴馬究竟有多大決心要逆轉美國在歐洲、中東和亞洲普遍存在的觀感:即美國已進入節衣縮食的年代。本週在歐洲以及今秋在亞洲的訪問,讓歐巴馬面臨雙重挑戰:他既要說服美國的盟友夥伴,自己無意在全球留下權力真空,讓對手去填補,但同時還要讓美國人相信,他能夠對付每一場正在醞釀的衝突,又不會把美國推入另一個揹負着沉重軍事使命且傷亡慘重的10年。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哈斯(Richard N. Haass)說:「(歐巴馬的)言論和政策越來越搭不在一起。」

1989年柏林牆倒塌、以及第一次波灣戰爭爆發之前, 哈斯曾在政府擔任高級職務。他說:「要實施轉向亞洲的策略、重新參與中東事務,並加強在歐洲的存在,把所需資源加起來的話,不可能不需要額外的資金實力。對於白宮來說,世界已經變得比幾年前棘手得多。」

因此,不足爲奇的是,歐巴馬還在因爲上週說「我們還沒有策 略」對抗ISIS而受到批評時,他如今就需要制定若干策略,而且所有策略都必須適用於具體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過去一年都呈現了讓人驚訝的複雜性

面對上萬名ISIS武裝分子,他必須找到一種方式來對付這個不同以往的恐怖組織,該組織下定決心要用最野蠻的方式,在阿拉伯之春後不堪一擊的中東地區攻城掠地。美國對伊拉克境內的ISIS目標實施轟炸,成本雖然遠遠低於入侵和佔領伊拉克的成本,但五角大廈的官員稱,武器燃料和其他事項花費,估計每月可達2.25億美元左右(約臺幣67.5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