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友質疑T99黑琵活得好好的爲何說死了? 臺南市農業局:訊息有誤

臺南市長黃偉哲等人,一同野放3只傷愈黑面琵鷺。(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臺南市長黃偉哲1月19日野放3只傷愈黑面琵鷺,臺南市農業局表示,野放的黑琵爲T95、T97、T98,而T99搶救後不幸死亡,惟有鳥友質疑,T99黑琵於1月20日由嘉義縣農業局及特生中心成搶救野放,爲何會說T99死了?臺南市農業局澄清說明指出,T99的確成功野放並未死亡,系訊息有誤願修正。

臺南市政府指出,去年來臺度冬的黑琵數量有2719只,已連續7年超過2千隻,而其中在臺南就有1744只,佔全臺灣的64%,顯見臺南是黑琵在臺灣的最大棲息覓食場所,也代表臺南在棲地的優化逐漸顯現出效果,臺南市長黃偉哲、議員王錦德野鳥學會與特生中心等保育人員,1月19日一同野放3只傷愈黑面琵鷺。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樂見來臺灣度冬的黑面琵鷺族羣、數量愈見增長,除了臺南之外,於嘉義布袋、高雄茄萣、甚至從臺灣的西海岸沿至宜蘭都有黑面琵鷺的蹤跡,日後臺南也會持續改善黑面琵鷺棲地的經營與黑面琵鷺,未來更希望臺灣成爲黑琵的西伯利亞原生地外,最重要的落腳據點之一,黃偉哲感謝各界參與救援人員與組織對生態保育的熱心善意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去年12月中旬,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志工安南區的魚塭發現1只黑面琵鷺中毒,經送醫施打抗血清藥劑,已恢復行動力及覓食能力繫上T95腳環後送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進行野外飛行訓練。

後於今年1月初,陸續在該地點,發現活動力無法飛行的3只黑面琵鷺,亦經民衆通報臺南市野鳥學會保育志工下灘搶救送醫,判斷恢復活動力及覓食能力後分別繫上T97、T98、T99腳環,遺憾編號T99的黑面琵鷺後來病情急轉直下,不幸於1月12日死亡。

惟有鳥友質疑指出,1月7日有民衆在嘉義布袋九區鹽場發現1只黑面琵鷺無法飛行,並立即通報嘉義縣農業處畜產保育科後,送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治療,獸醫研判肉毒桿菌中毒,並施打抗毒素血清,在經過特生中心將近2個禮拜細心照顧後,這隻黑面琵鷺已經能夠自行捕魚和走路飛行,恢復狀況良好,選擇於1月20日進行野放,併爲牠繫上腳環,右腳藍環編號T99,左腳白綠藍三色色環,嘉義縣政府表示,若是研究人員及民衆目擊牠在野外出現時可以進行回報,此外,也背上了太陽能發報器以利遷徙路線追蹤,希望T99黑琵可以健健康康,與牠的黑琵同伴一起在布袋鹽田溼地度冬和生活。並以此質疑臺南市政府爲何會說T99已死亡?

對此臺南市農業局27日傍晚指出,經查T99的確是嘉義成功搶救野放的黑琵,當時臺南市搶救4只黑琵,原本規劃成功野放時編號爲T95、T97、T98、T99(T96爲高雄茄萣成功救援野放之黑琵),但預定編號T99的黑琵最後仍不幸死亡,所以實際上並未編入T99,所以T99爲嘉縣成功野放之黑琵沒錯,鳥友質疑的T99並非同1只,原發布訊息有誤願更正。

臺南市農業局指出,傷鳥皆於在安南區府安路七段附近魚塭被發現,經統計前後共發現5只傷鳥,最後救愈了3只;傷鳥們經慈愛醫院醫治及臺南市野鳥學會志工細心照料,且經獸醫師評估確認可以迴歸族羣生活後,才於19日安排T95、T97與T98一起於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A2區進行野放。農業局並強調,因天氣轉冷且乾旱,黑面琵鷺誤食死魚感染肉毒桿菌毒素的機會增加,民衆如果發現有黑面琵鷺活動力弱、無法飛行,甚至蹲坐地面、嘴巴微張、軟頸、翅膀下垂等感染肉毒桿菌毒素特徵,請立即通報臺南市政府農業局(電話06-6321731),或下灘搶救送往慈愛動物醫院,爭取救援及救治時間,以大幅提高黑面琵鷺存活機率

4種香氣可選:四月花香/白茉莉/白麝香/玫瑰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