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捐血比率 去年創下20年新低

17-20歲民衆歷年捐血情況。(血液基金會提供)

人口老化少子影響醫療用血需求增加,年輕血源卻逐漸減少。臺灣血液基金會今公佈歷年捐血情況,去年17至20歲民衆的捐血率,爲近20年來新低,僅14.09%,開發年輕的捐血族羣已成當務之急。

根據血液基金會統計,17至20歲族羣的捐血率由1999年的25.37%,降至去年的14.09%,降幅達44.46%。1999至2007年間,捐血比率均爲20%以上,並在2004年創下高峰,達26.37%。年輕族羣捐血率在2008年跌破20%、2014年跌破15%。此後便持平,維持在14%左右。

血液基金會公關專員杜文靖表示,面對人口老化、少子化社會,若捐血情況未改善,推估到了2030年,臺灣的血液將不敷使用。目前年輕人捐血率低,除受少子化影響,年輕族羣對捐血的關注度符合條件比例都是關鍵

根據血液基金會實際服務狀況,年輕族羣多不關注捐血問題,即使校園內捐血車,也常因休息時間短,影響捐血意願。血液基金會臺北捐血中心業務組組長洪英聖表示,民衆捐血前需通過血色素測量健康狀況的詢問,包含睡眠充不充分、有無生病及吃藥等。

22歲的學生方昱民,數年前就曾因爲健康狀況,無法捐血。陪伴護理媽媽值班時,見識過緊急用血的狀況,爲了留下有意義紀念,便選擇17歲生日當天前往捐血。不巧的是,當時的她正好感冒,只好把捐血日期延後所幸之後的捐血行動再也不中斷

杜文靖表示,目前的捐血門檻高,許多學生都在第一關被打掉。例如,常因課業玩遊戲而熬夜者,一旦睡得不好,就無法通過血色素的測量。一年內有多重性伴侶旅遊時到訪疫區戴牙套、生病的族羣,也無法達標。她感慨,首次捐血若不成功,能不能再度捐血,就得靠緣分

根據現行捐血規定,民衆每捐出250cc的血,需休息2個月才能再度捐血;每捐出500cc的血,則需休息3個月才能再捐血;年捐血量方面女性上限1000cc、男性上限1500cc。爲因應高齡社會需求,血液基金會鼓勵年輕人挽起袖子,當「熱血人」,用愛延續他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