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恐出現廢牀墊垃圾山 全臺累積14萬張未處理

由於清潔隊回收體系已無法處理現況需求及每年廢棄速度,目前全臺累積約14萬張廢牀墊未處理。廢牀墊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少民衆會趁年末、過年前將傢俱汰舊換新。根據統計,全臺每年牀墊廢棄量約95.1萬張,主要交由清潔隊回收處理,但目前用來處理廢牀墊的破碎機僅23臺,目前累積約14萬張廢牀墊未處理。環境部說,去化量能絕對足夠,另也規畫將部分廢牀墊材質轉廢爲能製成固體再生燃料。

根據環境部「推動廢牀墊多元回收處理體系精進策略工作計劃」計劃成果報告中統計,全臺每年牀墊生產量(含進口)約116.9萬張、每年牀墊廢棄量約95.1萬張。

而我國每年廢彈簧牀墊約74.6萬張,家戶每年產生的約73.1萬張(其中包含65.8萬張彈簧牀、7.3萬張非彈簧牀),主要由清潔隊協助回收處理,佔88%;另12%爲機關、事業產生的約3.7萬張,由民間業者處理,大多廢鐵皆變賣或交由回收商處理,填充廢棄物有98%爲焚化、1%掩埋處理、1%其他處理。

由於牀墊材質複雜,尤其彈簧牀墊含有不易腐化成分難以清除,清潔隊回收廢牀墊後是以人工拆解或用破碎機來處理,但目前全臺用來破碎廢牀墊的破碎機僅23臺。由於清潔隊處理量能已無法趕上廢牀墊產生速度,截至2022年止,全國累積未處理堆置牀墊約14萬張。

環境部資源署副署長許智倫說,歲末年終民衆家中若有廢牀墊等大型廢棄物需回收處理,只要事先預約,地方清潔隊都會提供協助。目前之所以會累積14萬張廢牀墊未處理,是因爲要達到一定數量,約5000至6000張牀後,業者纔會啓動破碎機,這樣的運作量對他們來說才較符合經濟效益。

許智倫表示,目前23臺破碎機每年有逾155萬張處理量能,強調絕對足夠,會有累積情況是因需有一定數量,加上排隊等因素。根據統計,近2年廢牀墊數量有增加趨勢,加上破碎機也須處理其他廢棄物,因此爲加速去化,近年也加強廢彈簧環牀墊資源收回處理、補助地方環保局添購處理設施及其綠色發展。

許智倫指出,廢彈簧牀材質可分爲金屬如鐵架、彈簧等,以及泡綿、布。金屬部分,像是電孤鍊鋼廠等都願意回收,具一定價值;但PU泡綿、布等材質,過去多以焚化處理,但目前國內焚化爐處理量能明顯不足,目前規畫製成固體再生燃料(SRF),盼能適才適所、轉廢爲能,製成SRF比直接焚燒較好。

由於清潔隊回收體系已無法處理現況需求及每年廢棄速度,目前全臺累積約14萬張廢牀墊未處理。廢牀墊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