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裡的中國經濟丨一季度利潤下滑,保隆科技稱全年盈利上升有把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鄧浩 上海報道

4月28日,保隆科技(603197.SH)召開2023年年報及2024年一季報投資者交流會,記者在會上獲悉,由於股權激勵費用、海運費上升等因素影響,保隆科技今年Q1歸母淨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保隆科技管理層稱,新項目放量確定性較強,後續盈利上升有把握,全年營收目標保持80億元不變。

“未來在營收方面,與主機廠的價格協議談判正在逐步完成,對費用率的下降會有幫助。同時一季度的運費正在和客戶做超額運費的收取,從以前的經驗來看,超額運費陸續都有收回。因此從全年來說,我們對於盈利的上升還是有把握的。”保隆科技管理層稱。

股權激勵、海運運費影響淨利

“今年一季度有3855萬元的股權激勵費用,按人員歸屬分別計算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中。股權激勵費用從去年Q4到今年Q1、Q2都會有,都是3855萬元,Q3和Q4會明顯下降。”保隆科技管理層解釋。

此外,由於中東衝突影響,造成紅海海運運費上漲,對汽車零部件公司出海業務造成一定影響。

保隆科技管理層在交流會透露,受中東衝突影響,歐洲海運費同比上漲了3倍以上,北美海運費也上漲了30%左右,同時因爲海運週期的拉長,使用了部分中歐班列,比海運費要貴一些。最終造成今年Q1運費同比有所增加。

今年年初,比亞迪率先打出了“電比油低”的降價策略,五菱、長安啓源和北京現代相繼跟進,拉開車企新一輪降價競爭潮,同時主機廠價格戰壓力也開始向產業鏈傳導。

“由於目前整車市場競爭激烈,產業鏈面臨較大降本壓力,有一些與下游主機廠的價格談判尚未完成,因此有超過1億元的收入,本應計入第一季度而有所延遲,影響了Q1營收的增幅。”保隆科技管理層稱。

新項目放量拉昇業績

保隆科技是空氣懸架行業的龍頭企業,空氣懸架內部的空氣彈簧剛度和減震器強度可以根據承載力自動調整,保持車身擁有固定頻率,提高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近年來新能源車企帶頭在新車型上推出空氣懸架,增強市場賣點,同時使得原本專屬於百萬元豪車的配置開始下沉至30萬元市場。

保隆科技管理層稱,空懸業務是今年主要的增量之一,後續應該會逐季度上升。比如比亞迪的騰勢N7單腔改雙腔,價格也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出貨量應該會較Q1有所提升,此外,蔚來ET7 2024款、理想L8、華爲智界SUV車型,理想W02、W03都會陸續加入進來,帶來明顯增量。

民生證券也表示,保隆科技空氣懸架業務陸續斬獲新定點,根據其測算,至今保隆科技已獲定點項目金額累計超180億元,其中2024M1-4新增定點金額累計超50億元,新增訂單維持高增速。隨着2024年合肥園區二期新建廠房將投入使用,空氣懸架業務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方正證券則認爲,隨着智能駕駛級別升級,單車對環境感知傳感器的需求量持續攀升,給保隆科技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以及域控制器等智能駕駛產品帶來巨大的增量市場。其增量業務持續爬坡,後續增長預期明確。

4月26日晚間,保隆科技發佈最新財報,2023年營收59.0億元,同比增長23.4%;歸母淨利潤3.8億元,同比增長76.9%;2024年Q1營收14.8億元,同比增長24.9%,環比下滑14.9%;歸母淨利潤0.7億元,同比下滑27.2%,環比增長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