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一季度淨利潤下滑

中芯國際(688981.SH)和華虹半導體(688347.SH)在2024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均同比下滑,不過營收狀況卻顯示市場正在回暖。

2024年5月9日晚間,中國兩大晶圓代工巨頭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發佈了第一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中芯國際2024年一季度營收爲17.50億美元,環比增長4.3%,同比增長19.7%,第一季度淨利潤7180萬美元,同比下降68.9%。而華虹半導體一季度銷售收入4.6億美元,同比下降27.08%,環比微增1%,歸母淨利潤3180萬美元,同比下滑79.1%,環比下滑10.17%。

截至10日發稿,中芯國際股價報43.27元/股,跌幅1.03%;華虹半導體股價報:31.87元/股,跌幅1.02%。

在分析一季度業績時,中芯國際管理層認爲,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客戶的備貨意願有所上升,公司銷售收入爲17.5億美元,環比增長4.3%;毛利率爲13.7%,均好於指引。出貨179萬片8英寸當量晶圓,環比增長7%;產能利用率爲80.8%,環比提升四個百分比。

毛利方面,中芯國際2024年一季度毛利爲2.40億美元,環比下降12.8%,同比下降21.3%。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爲13.7%,2023年第四季度爲16.4%,2023年第一季度爲20.8%。

而對於毛利率下降,中芯國際稱主要是由於折舊增加所致。2024年一季度,中芯國際折舊與攤銷爲7.46億美元,環比增長6.5%,同比增長18.1%。

對比同行業來看,臺積電、聯電和GlobalFoundries一季度財報也都已經出爐,其中,臺積電第一季度合併收入爲1324.5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5%,環比下降5.3%,淨利潤爲503.9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9%,環比下降5.5%;聯電一季度營收約爲17.1億美元,同比增長0.8%,淨利潤爲3.27億美元,同比下滑35.4%;GlobalFoundries一季度營收爲15.49億美元,環比、同比均下降16%,淨利潤爲1.34億美元,同比下降47%。

分析機構Counterpoint指出,受汽車和工業應用領域需求疲軟和客戶庫存調整影響,聯電與GlobalFoundries2024年的業績指引相對較低,但在2024年第四季度均佔據全球6%的市場份額,中芯國際的市場份額從第三季度的6%下滑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5%,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佔有率有望追趕聯電與GlobalFoundries。

不過Counterpoint也指出,中芯國際預計短期內對智能手機相關組件的需求將增加。然而,由於需求可持續性的不確定性,中芯國際全年前景謹慎,這與28 nm製程及以上的成熟節點代工市場的低迷情緒相呼應,這一製程範圍主要面向廣大消費電子和工業控制芯片市場。

華虹半導體在業績方面延續了第四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雙縮水的狀況。該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營收4.55億美元,同比減少27.7%;歸母淨利潤爲3538.6萬美元,同比下降77.8%。

不過從產能來看,一季度華虹半導體月產能爲39.1萬片8英寸等值晶圓。總體產能利用率爲91.7%,較上季度上升7.6個百分點。

從具體的產品銷售情況來看,一季度華虹半導體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銷售收入1.192億美元,同比下降50.2%,主要由於MCU及智能卡芯片的平均銷售價格及需求下降;獨立式非易失性存儲器銷售收入3,110萬美元,同比下降2.3%;分立器件銷售收入1.433億美元,同比下降38.4%,主要由於IGBT、超級結、及通用MOSFET產品的需求及平均銷售價格下降。邏輯及射頻和模擬與電源管理芯片銷售收入呈現增長態勢。

對此,華虹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唐均君認爲:“整體半導體市場的景氣尚未擺脫低迷,且由於季節性和年度維修的影響,第一季度是代工企業的傳統淡季,但華虹半導體第一季度的產能利用率、銷售收入、毛利率均實現環比提升,驗證了公司特色工藝的市場需求總體向好。

唐均君表示:“公司的第一條十二英寸生產線今年全年將在月產能9.45萬片的基礎上運行,第二條十二英寸生產線也在建設過程中,預計將於年底建成投產。”

對於2024年第二季度,華虹公司給出了業績指引,預計主營業務收入約在4.7億美元至5.0億美元之間,主營業務毛利率約在6%至10%之間。

光大證券此前分析指出,華虹半導體特色工藝具備技術優勢,但考慮到下游景氣度仍偏弱,ASP和產能利用率暫時承壓,疊加新產能釋放驅動折舊增加,預計公司2024年和2025年盈利能力持續承壓,下調這兩年歸母淨利潤預測至2.16億美元和2.9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