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用「笑臉」遮蓋怒容嗎?這種狀況自我審查機率最大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顯示,人們愈來愈常使用正面的表情符號掩蓋負面情緒。(資料照/美聯社)

進入網路時代,即使銀髮族也經常拿着手機敲訊息,各種表情符號更是對話時的好幫手。不過,日本一項研究發現,人們有使用正向表情符號掩蓋負面情緒的傾向,拿着手機的人即使情緒惡劣,發送的表情符號往往還是笑臉一個,面對在上位者時尤然。這種行爲如果成了習慣,恐怕有礙心理健康。

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日前在《心理學前線》(Frontiers in Psychology)發表研究成果指,表情符號不僅經常讓人用來傳達自己當下的心情,許多人甚至會利用表情符號遮掩真正的情緒。

這項研究收集1289名日本各地民衆接受觀察,年齡11歲至26歲、屬於「Z世代」,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受試者全部都下載了Simeji而且經常使用,這是日本最受歡迎的「顏文字」App。

東京大學研究發現,與摯友線上交談時最有可能使用符合自身情緒的表情符號。(圖/Shutterstock)

人們收到不合己意的禮物時,常常還是面帶微笑、客氣向對方致謝。研究團隊認爲,用笑臉表情符號遮蓋負面情緒的行爲,與上述舉動很相像,而且,與社會位階高於自己的對象線上交談時,最有可能「報喜不報憂」。交談對象若是知心好友,表情符號與自身情緒相符的機率最大。

此前有研究顯示,人們會以等同於自身臉部表情的表情符號。然而東京大學這項研究發現,積極正向的表情符號往往成了隱藏負面情緒的面具。

網路社交行爲日漸普及,許多人會在發送負面表情符號之前猶豫不決。(資料照/美聯社)

受試者最常在消極負面的語境使用笑臉符號,藉此「控制表情」,讓訊息內容顯得正面一些。至於哭臉、悲傷這類傳達負面情緒的表情符號,只會在發話者感受到極爲負面的情緒時使用。受試者也表示,面對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表情符號的用量最少。

不過,研究團隊也表示,同樣的研究也須要在其他國家進行,以理解不同國家使用表情符號習性的差別。

主持這項研究的情緒行爲專家指出,網路社交行爲日漸普遍,世人已習慣自我審查與他人溝通時的表現是否合宜恰當。然而,這種修飾與審查很可能讓自己漸漸失去對自身情緒的敏感度,久而久之,人們與自身真實的情緒恐怕會產生解離的狀況。

研究人員說,未來相關研究應探討表情符號呈現規則與性別之間的潛在差異,並檢視與表情符號的文化有關的結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