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計劃5年後重返月球 20年後讓人類定居

▲NASA不但要重返月球,而且要建立永久基地。(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航太總署(NASA)資助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太空人最快在5至7年後重返月球,接着再過12至15年,約在2035年前後即可在月球建立可讓人類居住的永久性基地,在這裡透過開拓水資源火箭進行燃料補給,可減低火星探索成本

美國《創業投資報》(Venture Capital Post)報導,本週一剛好是人類登月46週年紀念。NASA資助的NexGen Space公司提交一份報告,當中討論了上述的重返/定居月球計劃

該研究指出,NASA可參考目前時建立國際太空站模式:即政府民間合營:跟民間的太空探索公司合作建設月球基地。

NASA前顧問、NexGen Space總裁米勒(Charles Miller)形容該計劃是「將自由企業拓展至月球」,指公私合營模式可將人類送上月球的成本大幅下降10倍。

NexGen Space認爲,月球探索計劃不需國會議員授權。如果NASA持續跟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等民間太空公司合作,在SpaceX協助對國際太空站執行補給任務下,NASA可省下許多經費

以往NASA運送補給品給太空人,每公斤運輸成本花費4.6萬至6萬美元(約臺幣144萬至188萬元),現在SpaceX只收取4750美元(約臺幣14.9萬)。

米勒又稱,NASA節省下來的資金,可用於建設月球基地,料每年預算將不超過40億美元(約1240億臺幣)。

上述計劃關鍵是能否在月球開鑿水源,米勒的研究團隊指,若NASA成功在月球透過機械人開採足夠水源,水分可補充探索火星的火箭燃料及轉化爲氧氣供太空人呼吸。此方法每年可爲NASA節省100億美元(約3100億臺幣)。該計劃將可可以自負盈虧。相關報導請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