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將客家小炒換上等食材稱大炒? 網答:這沒資格叫客家菜

記憶中的客家小炒。新聞示意圖/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供

客家人的節省由來有自,客家小炒爲傳統客家菜餚中「四炆四炒」之一,更是在臺灣常見的菜餚之一,有一位男網友在PTT「問卦」貼文表示,客家小炒的食材有豬肉絲、魷魚、芹菜、豆乾和蔥段等一些便宜常見的材料,如果改變食材內容,可以稱做客家大炒嗎?馬上有人迴應說,「不夠客家,就是大炒」啦!

原PO文中說,客家小炒是傳統客家菜餚,由豬肉絲、魷魚、芹菜等材料組成,如果用同樣的配料調味,但把材料換成乾貝、海鮮、牛柳和伊比利豬肉絲等上等食材,「做個客家大炒,這樣有沒有搞頭?」

網友們看完貼文,馬上就回應留言指出錯誤說「你少了魷魚乾,這東西可便宜可貴」,有人說,「不夠客家,就是大炒」、「就客家了,怎麼大炒?」、「 客家人小等於大,節省吶!」、「便宜的材料,但一份賣150元」。有網友說,「不夠客家沒資格叫客家菜」、「大...感覺很浮誇,可以改成閩南大炒」。

何謂客家小炒,根據維基百科表示,它爲傳統客家菜餚中的「四炆四炒」之一,其亦是在臺灣常見的菜餚之一。它在傳統上所使用的食材有五花肉、豆乾、魷魚、芫荽、芹菜、蔥、醬油。而在現代,亦有人加入蝦、紅辣椒、綠辣椒等提味,風味更勝以往,且各家有各自獨特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