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香跟拜是國民黨的死路
甫當選的國民黨主席江啓臣(中)11日首次主持中常會,並頒發當選證書給新任中常委;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江啓臣以拱手代替握手,向新任中常委們恭賀致意。(黃世麒攝)
國民黨主席選戰塵埃落定,江啓臣大勝郝龍斌。補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用一字形容莫過於「冷」,投票率僅有35.8%,江啓臣談話重申改革黨的信心,卻並未提及人民關心的發展願景,與大陸關係等問題,現實與期待的落差也折射出當下兩岸形勢的嚴峻。
自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民進黨一連串政治操作,從禁止口罩出口到武漢包機引發雙方政治口水,兩岸民間情緒的對立創歷史新高。但遺憾的是,噤若寒蟬的國民黨似乎無力或無意再扮演剎車皮的角色。
究其原因,蔡英文的大勝,讓多數國民黨人認爲只有服膺「主流民意」,才能扭轉頹勢。黨主席選舉階段,國民黨提出終結買辦文化,以此洗刷媚共污名。然而,所謂的貧富不均、分配正義是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問題,要以此來檢視馬英九時期追求和平的兩岸路線,實則是掉進了民進黨設定的陷阱裡。退萬步言,如果和平紅利是要全民共用,首先要改變的不是國民黨,而是臺灣的社會制度,但這真的是「太陽花」或民進黨的初衷嗎?恐怕更多的則是反中操作下的衍生品而已。
連「九二共識」一時間都成了原罪,且不說1992年兩會達成的共識並不涉及一箇中國政治含義的問題,依照兩岸各自的「憲法」,雙方是主權宣示重疊、互相否認的、相互競爭的平等主體,本身就不存在法理互認的問題。國民黨與其向大陸喊話,更該思考爲何100多年前爲民族復興建立的「國家」,今日淪爲成爲「臺獨」借殼上市的遮羞布與護身符?現在,竟有人呼籲要重拾兩蔣「親美反共」的政策,此番言論更令人錯愕,昔日兩蔣反共,與大陸是制度之爭,甚至提出的是「一國良制」,試問,如今再反共,是促統還是求獨? 至於親美,比起蔡英文切香腸式的「漸進臺獨」路線,在華府全面遏制中國大陸的背景下,國民黨何能爭寵美國?
所以,國民黨要改革,先要改變的是倒果爲因的錯誤認知,若還是在對手設定的框架內做任何調整,不可能得到民意的認同與尊重。國民黨人更應認識到,民意除了順應,何嘗不能引領?否則70年前,光復之初爲何全臺張燈結綵,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再說30年前,追求臺灣獨立也並非主流,但民進黨爲何可以透過綿延推進的去中化教育、新的國族打造工程,實現統獨力量的翻轉?如果連是否拿掉「中國」二字都要思前想後,猶疑不決,即便未來國民黨僥倖執政,也必將再度陷入馬英九時代父子騎驢、進退失據的囧途。
今時今日,倘國民黨無意追求法理臺獨正名制憲,就應意識到30年來,兩岸力量的消長從來都沒有維持現狀的靜態選項,國民黨如果對自由民主的社會制度抱持信心,又何妨面對大陸,爲民族復興戮力以赴,用昔日孫中山和平、奮鬥救中國的未竟理想連接兩岸,若選擇拿香跟拜,與「獨」共舞,以己之短攻彼之長,那江啓臣的「找回黨的驕傲」不但是空話也是亂語。(作者爲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