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45萬斤!光播種就1650斤,我被這個浮誇風笑岔氣了

浮誇風的時代過去了。在那個荒唐的時代,浮誇風給當時的社會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混亂,乃至是災難,而今回首,那一個個的浮誇風,卻成了一個個的笑話。

最近不知道是誰從哪裡搞來的一張舊報紙截圖(如下),也不知道是什麼報,是哪個地方的,但是可以看出應該是某縣的,這從“一中”不寫地名可知。

這張報紙截圖上,有一個酒廠的名字,叫“洞山釀酒廠”。我上網搜了一下,現在江西省宜春市有一個洞山酒業有限公司,但這個是2001年才改用的名稱。其他地方的沒有搜到。

看上圖,關於這個釀酒廠的新聞,該洞山釀酒廠用“蒸包穀格的水釀出了好酒”,這裡面的“包穀格”應該是某地方言,不知道是不是指包穀皮,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的方言。

這張報紙截圖的上面,是兩首詩歌,這兩首詩歌質量,反映出那個時候該地方沒多少文學素養高的人,應該是個小地方。

整個可以看到的內容,都是反映農業生產的,可以看出當時社會主旋律就是大生產。《軍民合力搞生產》還反映瞭解放臺灣的軍事準備。

重點看看上面這個“新聞”,不去想當時如何認真,總之現在看起來實在太有意思了,看完之後,都能讓你笑岔氣。

“要使小麥畝產45萬斤,力爭畝產百萬斤”,這話現在看來荒唐可笑,但在當時應該是非常認真的,不知道當時爲什麼會被人相信,爲什麼沒人質疑,爲什麼這麼荒唐的話能敢於說出來。

“地面整成波浪形,可以增大播種面積27%”,這真是奇葩理論!如果把“波浪整大一些,“浪”更高一些,播種面積是不是更大?把土地立起來,兩面都種,豈不是增加100%?

“底肥施7層,總共而一公尺厚”,這裡“而”不知何解,但可以確定是說“一公尺厚”,一公尺就是一米,底肥施1米厚,嚇死人!1米厚,一畝地667平方米,底肥體積就是667立方米!後面還得追肥,每畝7500擔!麥苗不燒死纔怪!

下面也是語出驚人,“種子每畝播1650斤”!全爲“南大2419”!

現在一畝地也收不到1650斤,那時候播種就播1650斤,如果是真的,不白白爛了這1650斤小麥嗎?

查了一下資料,南大2419小麥是當時的有名的好種子,是金善寶培育出來的。

在此,向金院士致敬!

那個“一中通訊”最後還說,一中還試驗培植了一株小麥,“師生們有決心使這株小麥產糧2市斤”!我記得以前的大白碗一碗小麥就有一斤,一中這株小麥要結2碗小麥!

這就是那個浮誇風的時代發生的真實的事情。如今當個笑話看,也時時警醒世人,愚昧無知會造成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