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個水稻無人農場全年畝產幹谷超1000公斤
新京報訊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網站消息,11月18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牽頭實施的廣西首個水稻無人農場在貴港市港北區大圩鎮新建村開展測產驗收,水直播和再生稻全年畝產幹谷超1000公斤。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親臨現場全程參與驗收。
本次測產驗收由貴港市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邀請國家統計局貴港調查隊、貴港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人員組成測產專家組,對益農水稻無人農場示範片晚稻按測規取樣方式進行。通過稱重、扣除水分、雜質和空癟粒後,無人駕駛水直播的青香優19香晚稻畝產580.48公斤,加上早稻畝產516.06公斤,兩季合計畝產1096.54公斤。無人駕駛機插秧的兩個再生稻品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瑋兩優8612再生季畝產509.17公斤,加上頭季畝產688.53公斤,兩季合計畝產1197.7公斤;福優1號,再生季畝產443.96公斤,加上頭季畝產650.27公斤,兩季畝產合計1094.23公斤,三個示範田單季產量均超過貴港市平均畝產(396.27公斤),遠高於2023年廣西全區平均水平(390.12公斤/畝),達到預期節本增收效果。
“今年是我們在貴港市建設水稻無人農場的第一年,總體上來說,我很滿意。無人農場數字化感知、智能化決策、精準化作業、智能化管理四大關鍵技術都在這裡進行了實踐,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羅錫文院士說。
“爲什麼直播能達到這麼高的產量?關鍵在於無人農場作業中採用了北斗導航作業技術,直線行駛橫向誤差不超過2.5cm,對行誤差小於3cm,播種行距更均勻,通風透氣採光好,有利於水稻生長。‘秧好半年禾’,要保證單位面積的播種量,保證基本苗的數量,產量就有保證。未來水稻機直播會是一種很好的模式。”羅錫文院士說。水稻機直播技術免除了育秧、插秧等環節,大幅度減少了勞動力投入,每畝可節約種植成本200—250元,具有均勻高效、省時省力、節約成本等優勢。
再生稻是種一次收兩茬的水稻種植模式,收割後的稻樁繼續發苗長穗再收一季水稻(再生季),中間省去了犁耙田、育插秧環節,每畝可節約成本250—300元,在保證糧食產量的同時,極大減少成本投入。
羅錫文院士指出,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提出了培育一批智慧農場、智慧牧場、智慧漁場,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而農業機械化是推動農業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這次港北區無人農場的成功創建經驗可在全市乃至廣西推廣,無人農場是實現智慧農業的重要途徑,希望廣西能以此爲契機,乘勢而上,加快農業機械化的步伐,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爲廣西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羅錫文院士團隊的技術支持下,2024年貴港市港北區成功創建廣西首個水稻無人農場——貴港市益農水稻智慧農場,已初步實現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作物生長過程實時全監控和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五大功能,達到水稻生產耕種收全鏈條、全過程、全天候動態智能化管理,耕種管環節作業已實現機械化水平100%。
編輯 唐崢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