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之亂4》大手牽小手兼顧經濟與生態 與獼猴共存當好厝邊
大手牽小手兼顧經濟與生態,與獼猴共存當好厝邊。(玉管處提供/吳芳珍攝/廖志晃南投傳真)
臺灣獼猴活潑可愛,民衆巧遇猴羣切勿「大眼瞪小眼」,避免遭誤會是挑釁。(巫靜婷翻攝)
獼猴過去被列爲保育類動物,但因近年來繁殖族羣擴大,各縣市農作物飽受獼猴之亂,因此農委會林務局在2018年6月25日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後,將獼猴由保育類降級爲一般類,但各地猴害仍日益嚴重,農民苦不堪言,但臺灣政府到底要如何「制猴」,至今仍在保育與經濟間拉鋸,苦無思索對策。
根據現行野生動物保育法,即使臺灣獼猴保育類降爲一般類後仍受保障,不得任意獵捕、宰殺,農民如有保護自家農作物需求,可向各縣市政府借用誘捕籠;若要私設誘捕籠,也需事先通報,誘捕到也要告知,讓縣府做後續處理。
臺灣獼猴的亂源,主要還是源自於「民衆」。過去臺灣獼猴列爲保育類動物後,全臺數量從15至20萬隻 提升到25至30萬隻,分佈在各縣市海拔約500公尺山區,但在各地掀起旅遊風后,愈來愈多山區景點成爲民衆輕易可到之處,原本在當地生長的猴羣,與民衆的距離愈來愈近。
在民衆好奇心與好玩心態下,往往只要見到猴羣出現,就會大方地送上各類食物,加速養成其下山,並開始學習出「毫不費力覓食」的偷懶技能,因此也開始遠離山林下山享受免費食物,這種惡習,就是造成的主因。
民衆餵食行爲,破壞了獼猴與生俱來的搶地盤、搶食的生存遊戲規則。獼猴智商高,學習能力強, 當發現從登山客手中取得食物是最省力覓食捷徑後,就會主動接近人 類,下山跑到民宅、超商覓食或搶登山客手中的物,人猴關係也開始惡化。
另外近年來農民「與山爭地」,山區農作與果園愈來愈像高海拔擴展,不斷限縮猴羣居住地,加上臺灣水果甜美好吃,豈有放在眼前不吃的道理。
過去多年,臺灣農民與獼猴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長期抗戰」,當年因獼猴是保育類,只能趕、不能殺,農民在果園放鞭炮、裝擴音器、架防猴電網,「可以想 到的方法都用盡了,就是無法阻止可惡的猴子破壞農作物!」
面對獼猴愈來愈囂張與族羣擴張,民間要求進行撲殺、節育的主張大有人在,過去在多個國家,也曾針對獼猴進行 人工節育,但效果不佳。獼猴會跳、會翻,就算設立高牆鐵絲網,也攔不住身手矯健的猴羣。
專家強調,獼猴生態失衡,解決之道就是迴歸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因爲,猴子是羣聚型動物,地盤觀念很重,不同猴羣常爲搶奪地盤或搶食而激戰,弱者不敵就會自然 死亡淘汰,達到族羣數平衡的生態。
臺灣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島嶼,臺灣獼猴實際上擔負着許多珍貴植物的傳播者,對於這個在臺灣唯一與人類同爲靈長類的動物,人類要學習的,是要更瞭解牠的習性,維持人獸界線,不接觸、不餵食、不干擾,彼此在各自空間生活,不讓他們感受到人類的方便處,這纔是學習友善共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