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馬航遭擊可能有目的

馬航地對空飛彈擊落,現場滿目瘡痍。(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馬航MH17客機被飛彈擊中墜毀在烏克蘭東部,機上298人全數罹難,震驚國際。美國資深學者分析擊毀事件可能是有目的性,也可能誤認,或是軍事素養不夠以及誰是既得利益者

紐約外交關係協會(CFR)資深國防政策研究員戴維森(Janine Davidson)撰文分析,失事飛機顯然是被「山毛櫸」飛彈擊落。這種結合光熱測距儀高科技武器,由雷達引爆,載具啓動5分鐘後即可設定目標,但民航機沒有先進預警系統,當時不知道是否已遭鎖定。

戴維森說,此事件是民航史上第4起慘劇,也是人爲因素造成最嚴重的一次。短期內很難釐清背後原因,但政治效應無法避免,美、俄與各自支持的烏克蘭、親俄叛軍衝突勢必更加惡化。

戴維森指出,俄羅斯、烏克蘭及親俄東烏叛軍不是擁有、就是潛在擁有此種高科技發射平臺能力,不排除是有目的的摧毀。一般而言,熟練操作員可依雷達顯示的4數字代碼分辨是否爲民航客機。因此若要操作高科技複雜武器做出標靶性決定,必有目的性。

戴維森進一步分析,事件發生後,國際間注意焦點勢必轉到東烏克蘭局勢,但誰會或又能從中獲益。另一種可能性是誤判以及缺乏相關軍事能力。烏克蘭分裂叛軍曾說6月14日擊落烏克蘭A-26軍用飛機美聯社聲稱曾在叛軍控制區目睹類似飛彈發射器

戴維森表示,如果烏克蘭叛軍擁有發射平臺,又可連結到烏、俄雷達系統,但還是誤擊,顯然兩國軍隊訓練不足,未來很難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也就是在東烏衝突地區存在大量複雜先進武器卻沒有訓練精良的軍隊。

戴維森指出,東烏局勢必更加複雜與危險,平民傷亡人數也會持續增加,尤其又發生在北約國家後院西歐國家一定會想解決危機,這些制裁俄羅斯總統蒲亭的國家會改變政策?解決悲劇之後更深層問題恐需更長時間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