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6小時 拉麪迷變老闆才知「開店沒想像中簡單」
血管已經變成拉麪的形狀了。這是部落客界知名的「拉麪公子」臉書專頁介紹,他平均每年都花上7萬元吃拉麪,也因爲愛拉麪成迷,去年決定挑戰創業,店名則是跟粉絲頁同名。不過開店沒想像中簡單,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不過熟客一再來吃,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拉麪公子說,以前他就是一位專門寫拉麪的部落客,當初爲了寫文章能夠寫得更精準,於是深入研究拉麪的來歷與種類,有沒有特殊口味,甚至走火入魔到「想知道怎麼做、裡面中加了什麼料」,還跑去餐飲學校學藝,也去考中餐執照。
隨着拉麪食記寫到愈來愈有深度,進而着迷,並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味道,「我好像也可以開一家拉麪店。」不過去年底開始籌備開設拉麪店之後,才發現原來開店並沒有想像中簡單。「過去,吃一碗拉麪是件輕鬆愉快的事,過程是享受的」,但現在做拉麪過程卻是辛苦的,不只工作時間長,還要不斷的檢視成品是不是達到自己要求的水準,能不能滿足不同的客人。
力求完美的拉麪公子,過去他是用放大鏡在檢視店家,「現在這支放大鏡也要用來檢視我的店」。所以他試營運期間長達10周,持續加強食材運用、煮麪流程,或者是跟顧客的交流。雖然戰戰兢兢,但還是有不小心的時候,他曾讓一鍋湯煮焦掉,只能倒掉,「那時是用眼淚在刷鍋子,心都在淌血」。
▲濃厚煮幹雞白湯拉麪。
「拉麪最大成本的就是用真材實料去熬湯」,而且還得花長時間、人力,才能濃縮成湯。其次是麪條,像他用的成本是一般店的3倍,拉麪公子覺得如果好吃的麪條卻不去用,連他都覺得可惜,雖然成本很高,但只要客人都吃得出「它」的好,「這樣也就值得了」。
關於湯頭,「我最愛的是重口味的煮幹拉麪,它具有衝擊性,海味十足」,在現在豚骨湯頭當道的市場上,如果發現有一家新開的煮幹拉麪店,心情是十分雀躍的。
▲口味最重的煮幹拉麪,麪條含水率只有20%。
雖然最愛煮幹,但拉麪公子的店卻是主打雞湯底。他說,目前臺北地區以豚骨湯頭爲大衆市場,煮乾的接受度還是有限,現在新開店就要選擇一個新口味來打開市場,所以他選擇大衆接受度較高的雞湯底,它能做口味較淡的清湯拉麪,也能變化成較濃郁的雞白湯。
同都是雞湯,但熬湯時火力不同就可以做出清湯與濃湯二款湯頭。清湯用了4只全雞、各種雞骨,用小火慢燉;濃湯(雞白湯)則是用大火熬煮,並且加入隱味的香菇、柴魚,開大火而讓油脂產生乳化作用,喝起來特別濃郁,湯頭帶有點奶香味,老闆還特別強調沒有加入奶油。煮幹湯頭就是用大量的魚乾來熬煮,再加入些許鯷魚,讓湯頭風味更重一些。
老闆對於麪條使用也很堅持,不同的湯頭使用不同特性的麪條。清湯用北海道麪粉製作,吃起來有優雅的感覺,外表雖然看起來柔弱,但咬下去的勁道足夠,個性不會強烈到去搶走湯頭風采;雞白湯使用粗卷面,因爲雞白湯有厚度,太細太軟反而會沒有存在感,而且他還在配方里添加「全粒粉(全粒小麥磨成粉)」來讓麪條香氣更充足。
至於口味最重的煮幹拉麪,麪條含水率只有20%,因爲含水率低,麪條會不斷的吸收水份,會愈吃愈濃稠。
拉麪公子坦言,開店之後常常有好累、不想開店的念頭,但是一想到特地前來的客人「想吃卻吃不到的心情」,就會覺得對不起他們,還是乖乖開店去。「開拉麪店是他全新的人生,既然選了這條路就要享受它」。而且這段時間來,客人吃他煮的拉麪都吃得很開心,熟客一再來吃,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客人的期待也成爲他繼續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