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發展的有益嘗試

中宣部等單位聯合攝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連續播出的大型文獻專題片敢教日月換新天》,受到廣泛好評,傳播成效斐然。

整體來看,該專題片的製作與傳播特色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有真意”的歷史態度成就“全效媒體”價值目標。“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專題片集中圍繞“敢”與“換”,秉持“有真意”的歷史敘事理念,突出大轉折時刻共產黨人勇氣和創新精神。真實可信,經得起多元化傳播網絡檢驗,才能成功打造“網上網同心圓”,實現全效媒體的共識達成。對於一個百年大黨而言,“敢”與“換”恰恰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真實寫照。銳意進取、不斷革新,是我黨第二個百年走向勝利的基本保障

第二,以全媒體技術手段致力於打造“全息媒體”視覺效果。好看,才能吸引人。該片採用全媒體技術手段,打造了“全息傳播”觀看效果。技術團隊構建了新中國成立前、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後、新時代四個不同時期的三維虛擬攝影棚,視覺整合多種類型文獻資料,共爲全片製作500多場4K超高清三維動畫,總時高達126分鐘,並首次在片中部分使用了8K超高清拍攝手段,完美呈現了百年大黨的壯美史詩畫卷。同時,24集、跨越百年的文獻檔案,如此大的內容體量對該專題片提出了多層次創作規範,既需要有獨立成片、完整表達的視覺單元,例如總片頭、主題曲MV、主題宣傳海報等;又需要有構建全片統一的風格,例如字幕規範,色彩規範,影片調性等;更需要有緊扣正片敘事需要呈現多樣的特效動畫。

第三,以“移動優先”、全平臺投放優化“全程媒體”的網絡覆蓋。在節目預熱階段,該片的主宣傳片央視網、央視頻、央視新聞等自有平臺一鍵觸發,統一化、協調性的內容推送方式保障了非常高的到達率。6月17日的第一輪預熱中,24小時時間內獲得全網報道6030篇次,以及5132.35萬點擊量,網民討論量達21.7萬次。遵循“先網後臺、移動優先”融合策略,24集正片在央視新聞、央視網、央視頻先於大屏2個小時播出;同時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與知乎等移動平臺同步傳播,形成全網絡全程覆蓋。

第四,以央視主持人、知名博主等拓展“全員媒體”的實踐空間。開放、參與是全媒體傳播體系的特點。在微博、微信、抖音與知乎等平臺,該專題片持續推出由康輝等主持人主播的《敢教日月換新天――主播說》,由歷史親歷者講述“百集口述歷史短視頻系列”,並邀請B站知名“UP主”針對該片進行視頻混剪影視解說、歷史科普、個人感受等不同方向的短視頻創作,打造一個可以供年輕人高度參與的社交平臺開放式生產―傳播體系。相關話題微博熱搜和要聞榜排名遙遙領先。

大型文獻專題片《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系列創新活動是新型主流媒體實踐“四全媒體”建設方案的一次有益嘗試,期待該片的創新經驗能夠在未來的媒介融合發展中發揮更爲積極的效應。

(作者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