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抱怨中國媒體不關注美國奪金選手,CNN氣壞了

(觀察者網 訊)自中國代表團選手谷愛凌奪金以來,部分美媒一直“酸言酸語”挑毛病。2月10日,美國華裔花滑選手陳巍男子單人滑中奪冠,美媒“酸氣”沒了,一片盛讚,甚至反過來抱怨中國媒體對此不夠關注,反而更關注同組的羽生結弦和金博洋。

CNN報道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發佈一篇報道,聲稱介紹三位華裔運動員谷愛凌、朱易和陳巍,實則是炒作谷愛凌的身份認同問題,渲染中國民衆對朱易的網暴,及“陰陽怪氣”中國媒體不關注陳巍,而更關注未奪冠的羽生結弦和金博洋。

報道稱,中國官方媒體大多“忽略了陳巍獲得金牌這件事”,而是以更多的篇幅去報道日本花滑選手羽生結弦,他在中國擁有大量的粉絲,以及中國花滑選手金博洋。報道特意強調,羽生結弦在男子單人滑項目只拿到第四名,而金博洋只拿到第九名。

與之相比,美國媒體對陳巍可謂是大肆誇讚。美聯社報道陳巍的表現“近乎完美”;CNN稱陳巍以“完美的表現遙遙領先”,“展示專業技能”,贏得奧運金牌;《紐約時報》則說他在奧運會中“不論輸贏”,只是“沉浸式”比賽。

報道還有意強調他是一個“美國人”,指出陳巍在記者會上用英文作答,說自己“普通話”不好,指出他在此前曾附和美國政府的表態,就涉疆問題發表看法。

相比於對陳巍的“吹捧”,CNN這篇報道基本上把谷愛凌和朱易介紹成“反例”。

報道誇大了國內部分網民對朱易的批評與懷疑,將其描述爲一個放棄美國國籍卻也不被中國所接受的“恥辱”形象,而有意忽略了美媒本身對朱易施加的“網暴”。

此前,美國媒體“Insider”2月7日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佈朱易淚灑北京冬奧賽場的照片,並聲稱“放棄美籍而代表中國參賽的朱易正遭受着來自中國社交媒體用戶的攻擊”,大有幸災樂禍之感。

同時,報道描述了中國民衆及媒體對於谷愛凌的喜愛,接着重點介紹了圍繞在她身上的一些所謂“爭議”,比如她的身份認同問題,她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爲中國辯護的言論等。

2月8日上午,中國選手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項目決賽上奪得冠軍,摘下中國隊冬奧會歷史該項目首枚金牌,引起世界矚目。

中國選手大跳臺項目奪冠,圖自微博

之後有美國電視評論員在節目中評論谷愛凌代表中國奪冠時,用了“忘恩負義”“背叛”“可恥”等攻擊性甚至侮辱性語言。海外社交媒體也存在一些拿國籍說事、質疑谷愛凌的聲音。

對此,新華社評論稱,美國電視評論員粗鄙的言語多少暴露了他們的心態——輸不起!正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10日的一篇文章中所說:“很多對谷愛凌的批評似乎都源於美國對中國崛起感到沮喪。”

評論指出,既要贏得下,也要輸得起,這是體育的內涵,做人的境界,更是大國的氣度。

谷愛凌在接受採訪時也大氣表示,她不打算浪費時間在沒有受過足夠教育的人身上。因爲他們可能永遠不會體驗到自己有幸每天感受到的喜悅、感激和愛。“如果有人不喜歡我,那是他們的損失,他們永遠都贏不了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