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控中國電池有安全風險 寧德時代董座諷:好比中餐菜單能監視食客
寧德時代董事長迴應美方指控:好比笑話說中餐菜單能監視食客。(澎湃新聞)
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27日刊出寧德時代創始人兼董事長曾毓羣專訪,針對美國指稱使用中國企業電池帶來「安全風險」,他表示,美方這類指控,好比說中餐菜單能暗中監視食客,「就像一個笑話」。
曾毓羣說,中美之間「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越發影響寧德時代這一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去年12月,迫於國會壓力,美國杜克能源公司在美海軍陸戰隊勒瓊營停用寧德時代電池。
對此,曾毓羣說:「電池就像石頭或磚塊,你買來建房子。當我們把『磚塊』賣給杜克時,我們告訴他們不能用於軍事用途……所以這實際上已經違反了我們的協議。但如果你仔細想想,磚頭怎麼可能是間諜呢?」
杜克能源是美國最大的電力公司之一。二十多名共和黨議員此前聯名致信美國防部,宣稱使用中國企業的電池會增加美國「安全風險」。報導稱,曾毓羣把這一指控比作中餐菜單能暗中監視食客,「在我看來,這就像一個笑話」。
此外,有「電池大王」之稱的曾毓羣受訪時還對業內備受熱議的電動汽車固態電池概念,做出評價,他認爲這項技術還不夠完善,缺乏耐久性,且仍然存在安全問題。
報導指出,寧德時代在過去十年發展迅速,去年供應了全球37%的電動汽車電池。而在電動化上轉型較慢的日本車企,則將「全固態電池」視爲其能否挽回頹勢的關鍵。日本豐田早先高調承諾,最早將於2027年將固態電池投入使用。
決定電池性能的是「電解質」,它位於正負電極之間,是攜帶電子的離子來回運動的地方。離子能夠產生電流,使離子更容易通過電解質,是技術的關鍵。液態電池是當前市場主流,而固態電池是一種採用固態電解質的電池,理論上相比傳統的液態電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高的安全性等優勢。
《金融時報》報導,曾毓羣質疑,日本車企是否真的如宣傳的那樣走上了能夠近期商業化的道路。
「我們完全支持固態電池,我在這方面已經投資了10年。我幾乎每個月都會了解研發人員在固態電池方面的工作,所以我知道所有的進展。但因爲某種原因,我們仍然面臨一些阻礙。」他說。
曾毓羣指出,固態電池只有在使用新型化學材料、陽極電極使用純鋰金屬的情況下才會有很大優勢,且要將這種電池推向市場還有許多難點需要解決,如高壓加壓工藝、電池壽命短以及發生事故時的安全性問題。若電池在車禍中破裂,鋰會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反應,極易引發火災。
曾毓羣強調,寧德時代在研究固態電池上「已經花了10年時間」,他的團隊在實現其可行性的競賽中「不落後於任何人」。他補充,其團隊的目標不是固態電池,而是使用半固態材料的鈉離子電池和凝聚態電池,其原型已經投入生產。根據寧德時代的說法,這種新型電池可儲存的能量是傳統鋰電池的兩倍。
彭博社此前統計,全球前十大電池供應商中,只有3家不是中國企業。韓國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本月8日發佈統計結果顯示,今年1月在除中國以外的動力電池市場上,寧德時代的市場佔有率仍位居榜首,裝機量達到5.7GWh,較2023年1月同比增長28.5%,市佔率以1.4個百分點的差距力壓韓國LG新能源。
中國在電動汽車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引起部分美國政客的關注。今年2月,在國會壓力下,杜克能源宣佈,到2027年將「自願放棄指定使用寧德時代電池儲能技術」,並支持「強大的美國本土供應鏈」。此外,作爲美國去年12月通過《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的一部分,美國國會將禁止國防部自2027年10月起從寧德時代、比亞迪等6家中企採購電池。
美國業者對媒體表示,中國電池本身並不存在嚴重安全問題,完全避免使用中國電池反將嚴重限制美國國內電能供應。伍德麥肯茲美國儲能高級研究分析師威特(Vanessa Witte)警告,「完全避免使用中國電池將嚴重限制供應,以至於無法部署足夠多的固定式儲能系統和電動汽車來滿足需求和實現去碳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