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增加近岸作戰艦的太平洋任務 反制陸影響力日增

海軍將增加LCS在太平洋任務,以配合海軍與陸戰隊近岸作戰、與遠征前進基地作戰,進而反制中國大陸區域影響力日增。圖爲LCS 10。(圖/DVIDS)

「Military.com」13日報導,在經歷多年來的挫折後,美國海軍水面部隊指揮官基奇納(Roy Kitchener)宣佈,海軍近岸作戰艦(LCS)在太平洋地區的任務將激增,以配合海軍與陸戰隊近岸作戰與遠征前進基地作戰,進而反制中國大陸在區域的影響力日增。

基奇納指出,海軍已界定LCS在海軍第七艦隊中,所執行的任務。依據《國防戰略》所盧列出的目標,LCS在第七艦隊可發揮多種功能,而它們(指LCS)將走入第一線。

LCS計劃過去爲機械問題所困擾,並讓國會召開聽證會美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上將(Mike Gilday)本週表示,由於不適合未來作戰,海軍有必須割捨LCS的載臺,包括LCS的實驗性船體

甚至,2020年海軍還以節省經費爲由,宣佈前4艘LCS將於2021年3月封存,分別爲「自由號」(LCS 1)、「獨立號」(LCS 2)、「沃斯堡號」(LCS 3)與「柯羅納杜號」(LCS 4)。其中,「自由號」於2008年服役、「獨立號」於2010年服役、「沃斯堡號」於2012年服役,而「柯羅納杜號」則於2014年服役。

海軍表示,這4艘原本預定轉爲測試用艦;但由於與後續建造的LCS差異過大,而必須針對船艦結構戰鬥系統進行重大升級,纔夠「大國競爭」之用。然而,升級所需成本過高,故乾脆封存此4艦,由較新的LCS艦負責測試任務。

僅管如此,基奇納12日仍表示,LCS仍然是相當實用的載臺,特別是在太平洋地區。因爲,海軍與陸戰隊目前正聚焦於大國競爭環境下的近岸作戰,以及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xpeditionary advanced bases)。

吉爾迪日前承諾,將妥善利用海軍擁有的31艘近岸作戰艦。不過,LCS目前正面臨數項挑戰,其中之一爲近2年的大修計劃恐讓其無法部署。吉爾迪表示,現況不容其瞻前顧後。其責任是讓這些船成爲可恃戰力,當部署至海上時,它們能前往任務點,並以可靠之姿進行作戰。

吉爾迪深信,LCS可爲海軍日常海上競爭帶來致命的能力,而這將成爲其未來十年努力實現的目標。吉爾迪進一步解釋,每艘LCS都將獲得海軍打擊飛彈(NSM)。透過長程精準打擊武器,以發現、摧毀100浬外的敵軍船艦。「吉佛茲號」(LCS 10)是首艘安裝NSM的LCS,並於2019年太平洋演習中首次試射。海軍仍持續研究如何讓LCS更致命。

目前LCS 10已於2020年10月完成在印太司令部的部署,並在南海執行演訓與自由航行任務。「蒙哥馬利號」(LCS 8)則在2019年完成首次區域部署。由於LCS 8可進入較大船艦無法進入的淺水港,從而讓美海軍的水手能和當地海軍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