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六個月來首次下滑 關稅與失業擔憂成主因

智通財經APP獲悉,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1月份出現六個月來的首次下降,原因是對失業率上升的擔憂以及潛在關稅對通脹影響的顧慮。

根據密歇根大學的數據顯示,1月份最終消費者信心指數從去年12月的74下降至71.1,爲三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結果也低於1月初步數據73.2,其中自稱爲民主黨支持者的消費者信心降至2020年8月以來的最低點。

數據顯示,消費者預計未來5至10年的年均通脹率爲3.2%,高於12月預期的3%。同時,消費者預計未來一年的物價將上漲3.3%,爲自去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許多經濟學家警告稱,關稅可能會推高物價,從而在關稅實施後影響消費者信心和需求。然而,特朗普政府寄希望於更低的能源成本來緩解關稅帶來的價格上升壓力。

調查還顯示,消費者正在提前購買,以避免未來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

儘管勞動力市場仍具韌性,近幾個月來,失業問題已成爲消費者的關注點,因爲失業者找到新工作的時間變得更長。同時,特朗普承諾縮減聯邦政府的勞動力規模,這可能會對聯邦僱員集中地區產生影響。

調查主任Joanne Hsu在聲明中表示:“儘管消費者本月報告了收入增長,對失業率上升的擔憂加劇;約47%的消費者預計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這是自新冠疫情衰退以來的最高比例。”

數據顯示,1月份的當前狀況指數從12月的75.1下降至74,而預期指數降至六個月來的最低點69.3。消費者對自身財務狀況的展望降至五個月來的最低水平。

特朗普在去年11月的總統選舉勝利後,消費者信心繼續受到政治傾向的影響。民主黨支持者的信心顯得更加悲觀,而共和黨支持者的信心指數則升至2020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中立選民的信心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