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美股道指“八連陽” ,美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六個月低點,美聯儲降息何時到來?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楊雨萊 廣州報道

美股道指“八連陽”

當地時間5月10日(上週五),美股道指連續第8天上漲,創下自去年12月以來最長的連漲紀錄。從全周來看,美股三大指數均錄得上漲,道指累計上漲2.16%,創下今年最佳單週表現;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分別累計漲1.85%和1.14%。近期美股持續上漲的推動力是什麼?如何看待市場的樂觀情緒?一起來聽聽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雪情的觀點。

三方面因素支撐美股波動上行

趙雪情:上週美股波動上行,道瓊斯指數創近5個月來最大漲幅,這主要源於以下三個方面因素:第一,美聯儲降息的驅動邏輯正在逐漸清晰。美聯儲降息路徑取決於就業、通脹、財政等諸多因素,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今年以來通脹回落態勢出現波折,CPI連續3個月超預期增長,美聯儲的降息預期被一再推遲,甚至近期美聯儲理事鮑曼、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均發表了鷹派講話,打壓了降息的預期。但是值得關注的是,上週最新公佈的美國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數據超預期下降到了67.4,創半年來新低以及近三年來最大環比降幅。由此正在形成消費減弱,通脹回落的基本邏輯,將爲下半年美聯儲啓動降息打開窗口。

第二,美國經濟溫和增長,但表現好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對美股各板塊形成提振作用。特別是美歐經濟分化,上週除了能源、房地產、中概股等敏感領域,公用事業、金融、工業必需消費品、科技等板塊均呈現了上漲態勢。

第三,美國公司回購股票向市場傳達了樂觀情緒。目前標普500指數中成分股公司公佈回購計劃約2,000億美元,特別是科技巨頭在股票回購方面力度是比較大的,同時很多傳統行業的公司也加入了股票回購行列,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當中已有400多家公佈了股票回購計劃,今年的股票回購總額可能達到近萬億美元,這有利於支撐美股繼續上行,處於高位。

美股上漲空間或有限

趙雪情:展望未來,隨着美聯儲降息預期上升,並在下半年落地,無風險利率和融資成本將小幅回落,對美股形成一定支撐。但考慮到美股長期大幅上漲以及泡沫化的一些傾向,未來繼續上漲的總體空間相對有限。從具體板塊來看,以科技股爲重點的投資脆弱性正在顯現,未來投資組合的集中度將有所下降,利好一些價值型、利率敏感型的行業股票。

美股Q1財報季表現亮眼

隨着美股Q1財報季接近尾聲,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有79%的公司第一季度利潤超出了預期,高於上季度。由於多數財報表現好於預期,華爾街也大幅提高了對於第二季度(截至6月)的財報盈利預期。展望美股二季度的行情將如何演繹?可關注哪些投資主題?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爲我們帶來他的分析。

通脹壓力影響美股走勢

吳照銀:現階段要想看清美國股市的走勢,還是要觀察美國的通脹走勢,通脹是目前影響美國股票市場的最主要因素。美國本週三要公佈4月份的CPI,目前市場一致預期美國CPI是3.5%,與3月份持平。

如果4月份CPI數據爲3.5%,說明CPI仍然維持高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甚至到下半年可能都不會有降息的預期。如果通脹比較高,美股下跌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通脹低於3.5%,股票則可能會反彈,美國利率對股市的壓力會減小。美國股市目前的主要因素是通貨膨脹的走勢。

美股科技龍頭公司仍值得關注

吳照銀:展望美股後市的表現,仍然要看美國的物價。美國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表現較好的理由之一是物價在上升。從財務報表來看,物價上升,企業的盈利就會上升;隨着企業的盈利上升,它的股價相對錶現更好。

從宏觀上,物品漲價漲多了,又會提高利率,對股市又形成壓制。但從微觀上來看,我們還是要關注那些有漲價預期的板塊,或者投資主題。未來的一個投資方向是可以通過漲價因素來挑選行業與板塊。

此外,還可以關注美國的科技企業。從美國上市公司的一季報來看,標普500指數當中的利潤和增長主要是由七大科技公司來貢獻的。除去增長迅速的科技公司來看,標普500當中其餘的490多個公司,利潤是幾乎沒有增長的。所以除了漲價因素以外,科技龍頭公司仍然是可以關注的,因爲這是美國股市牛市的根本之一。

美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六個月低點

當地時間5月10日,美國密歇根大學公佈的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美國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驟降至67.4,創下6個月以來新低。本週三(5月15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將發佈4月CPI報告,市場預期美國4月份潛在通脹可能出現6個月來的首次放緩。美國通脹形勢能否如預期般放緩?降息預期會否持續升溫?我們來聽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務委員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的解讀。

美通脹較難如預期般放緩

劉英:總體來看,美國通脹韌性讓美聯儲降息靴子遲遲難以落地。首先,美國通脹較難實現預期的放緩節奏,由此降息也難如預期般較快來臨,可能還會滯後於歐央行的降息,但是降息預期大概率還是存在。美國通脹反覆而且具有相當的韌性讓美聯儲降息的靴子始終難以落下,特別是上個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將縮表的幅度降了一個大臺階,更讓降息難以來臨。美聯儲將原本每個月950億美元的國債及資產抵押支持證券購買量降低到600億美元,主要把美債數量降了350億美元。而美國通脹3月份出現了反覆,從2月份的3.2%反彈到3.5%,核心CPI維持在3.8%的高位。更爲關鍵是美國通脹的韌性比較強,主要體現在工資和房地產價格上。爲此,美聯儲上次議息會議甚至要明確告訴市場不用再加息來控通脹。

降息預期時間表較模糊

劉英:此輪的高通脹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通脹高企首先是因爲貨幣超發。美聯儲在2020年實施了零利率和無限量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無限量放水帶來的貨幣超發是主因,而出來混是要還的,這些流動性需要回收。

二是擴張性的財政刺激計劃。美國從百年難遇的疫情以來,3年多實施了超過11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從特朗普到拜登,各種名義的發錢,家庭計劃、基建計劃、就業計劃等不一而足。

三是供給衝擊、制裁反噬及關稅倒灌。疫情下美國搞“脫鉤斷鏈”和所謂的產業鏈供應鏈的近岸化、友岸化,到後來的“小院高牆”及“去風險化”,都直接或者間接地推升了國內物價水平,最後由美國消費者承擔。由此。美國較難達到2%的通脹目標,所以降息的預期時間表較爲模糊。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責任編輯:李依農

記者:楊雨萊

攝製:李羣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韜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