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升息夾擊 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探10個月新低

4月CCI調查總數爲71.77點,月減0.47點,且爲110年7月以來最低紀錄;進一步觀察6項分項指標,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就業機會呈現上升,國內經濟景氣、投資股市時機、購買耐久財等分項指標下降。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全世界都面臨通膨與升息夾擊的難題,不只股票市場反應激烈,未來還可能傷及實體經濟,如此一來,臺灣下半年出口動能也將受波及,進一步衝擊消費信心;他認爲,4月CCI已經跌至10個月新低,下半年還可能持續走跌,「不要說臺灣不可能出現停滯性通膨」。

以4月CCI各分項指標表現來看,吳大任表示,美國聯準會啓動升息循環,且頻頻釋出鷹派論調,衝擊投資大衆信心,近期美股、臺股都不好,也因此,「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成爲降幅最大的分項指標,4月調查爲41.6點,較3月顯著下降4.3點,創下15個月以來新低。

下降幅度第二的指標則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4月調查結果爲119.9點,月減2.5點;而臺經中心與臺灣房屋合作編列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也降至116.35點,雙雙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低。

吳大任表示,臺灣央行3月跟進美國聯準會升息1碼,市場還在關注後續將對房市產生什麼影響,買方心態也陷入觀望,使得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數下滑,不過指數維持在100以上,仍屬樂觀水準。

吳大任特別指出,央行3月升息,但各家銀行反映時間不同,不少銀行4月才調升,部分房貸戶可能5月纔會有感,「升息效應還在發酵」;而且臺灣央行下半年仍有升息空間,當房貸支出提高,勢必排擠其他生活消費。

除了升息議題,吳大任也提到,去年到今年通膨不只沒有平息,甚至持續加入新的變數,近期除了俄烏戰事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中國封城也打亂供應鏈,通膨問題愈演愈烈,未來很可能進一步影響家庭經濟表現。

觀察4月「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指標爲79.15點,微升0.8點;吳大任表示,通膨導致家庭支出持續增加,排擠其他消費,但今年還可能繼續升息,很可能會使得接下來家庭經濟信心走勢相對疲弱。

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是由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輔仁大學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健康力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房屋集團調查協辦,調查期間爲111年4月18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2776位臺灣地區20歲以上的民衆,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爲正負2.0個百分點。(編輯:潘羿菁)1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