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四大銀行有望奪得近十年來最大銀行業利潤份額,中小銀行壓力加劇

美國銀行業格局正悄然發生深刻變化,大型銀行的市場集中度和利潤份額正在持續攀升。

美東時間12月24日週二,根據《金融時報》基於行業追蹤機構BankRegData數據的計算,美國四大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在2024年前九個月共計實現利潤約880億美元,佔美國銀行業整體利潤的44%,這一比例創下自2015年以來的同期新高。

考慮到美國境內有超過4000家銀行,這44%的利潤集中度顯得尤爲突出。如果將範圍擴大至存款規模排名前七的銀行(包括US Bank、PNC和Truist),這些銀行的利潤份額則高達56%,相比2023年的48%有明顯提升。

大型銀行爲何取得優勢?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數據來自各銀行向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提交的財務報告。這些數據僅涉及美國境內銀行實體的利潤情況。不同銀行在報告中可能包含不同的業務範圍,例如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的數據中包含了投資銀行和交易業務的收益,而許多小型銀行並不涉足這些領域,這進一步拉大了大型銀行與小型銀行的利潤差距。

而且,當前規模效應銀行業中日益重要。面對日益上升的監管、技術、營銷和運營成本,大型銀行能夠將這些成本分攤給更多客戶,從而獲得競爭優勢。大型銀行憑藉規模優勢不斷擴大市場份額,而中小銀行則面臨生存壓力。與此同時,非銀行金融機構異軍突起,成爲傳統銀行的有力競爭對手。

Oppenheimer銀行分析師Chris Kotowski指出,規模較小的銀行在高昂的技術、營銷和運營成本面前,難以與這些巨頭競爭。例如,新冠疫情後,許多美國人從紐約搬至佛羅里達等州,大型銀行的全國性服務網絡使客戶無需更換銀行。而小型銀行則難以提供跨州服務,從而喪失了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銀行的主要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地來自非銀行機構,包括提供類似銀行服務的私人信貸公司。例如,Apollo、Affirm和Rocket Mortgage等金融機構已成爲向企業、購房者和消費者提供貸款的重要力量,儘管這些貸款通常由銀行提供資金支持。例如,目前美國房屋貸款中,非銀行機構管理的比例已從2011年的11%激增至超過50%。

除了傳統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科技巨頭也開始涉足金融服務領域。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在其年度股東信中特別提到,科技巨頭蘋果公司通過持有、轉移和借貸資金,"實際上"正在扮演銀行的角色。

銀行業整合呼聲四起

美國銀行體系過去由於州際銀行業務的限制顯得格外分散,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才逐步放開。這種背景下,中小銀行數量衆多,但競爭力有限。近年來,隨着市場集中度提升和大型銀行主導地位的增強,對中小銀行進一步整合的呼聲再度高漲。

曾任巴克萊銀行負責人、現任投資公司掌門人的Bob Diamond預測,美國的銀行數量未來三年可能會減少一半以上。然而,近年來銀行業併購活動有所放緩,主要受到監管政策影響。但業界對特朗普政府可能採取更加寬鬆的政策抱有期待,未來是否會因政策調整而加速整合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