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率先量產,HBM3E市場硝煙起

自ChatGPT風靡以來,人工智能浪潮席捲全球,並還在持續。AI技術的發展又推動了GPU和HBM等市場需求的爆發。

GPU在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這些技術需要大量的並行計算能力來訓練模型和處理數據,而GPU正好提供了這種能力。受益於這波浪潮,也讓GPU大廠英偉達成爲歷史上最快實現2萬億美元市值的企業,它的總市值甚至超越了俄羅斯的GDP。

除了GPU,另一個受益匪淺的市場就是HBM了。HBM是一種高性能的內存技術,能夠提供比傳統DRAM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延遲,這使得其在需要大量數據傳輸和處理的人工智能應用中具有顯著優勢。

但目前全球能夠量產HBM產品的廠商也就那麼幾家,尤其是最新一代的HBM3E,在本週之前還沒有一家能夠實現規模量產。但隨着內存廠商美光官宣量產HBM3E內存,也打響了這一領域的競爭號角,HBM3E領域硝煙已起。

美光開始量產HBM3E

2月26日,美光宣佈已經開始量產HBM3E,將應用於英偉達第二季度出貨的H200 Tensor Core GPU。

美光表示,已經開始量產的產品是24GB 8-Hi HBM3E,數據傳輸速度爲每秒9.2GT、峰值存儲帶寬超越每秒1.2TB,與HBM3相比,HBM3E的數據傳輸數據和峰值存儲帶寬提供了44%,這對英偉達H200等需要大量帶寬的處理器來說尤爲重要。

美光的這一官宣也刺激了其26日的股價大漲4.02%,盤中一度大漲超7%。有分析師也表示,這項發展對美光非常有利,預計美光在2024年將獲得7億美元的HBM營收。

美光的官宣量產也給另外兩家存儲廠商帶來了不小壓力,尤其是在這一領域具有巨大優勢的廠商SK海力士來說,尤其亞歷山大。

SK海力士2024年HBM產量已售罄

由於被美光搶先量產HBM3E,SK海力士27日開盤時股價重挫逾2%。但如果不出意外,SK海力士也將在近期量產HBM3E。近日,據相關報道,SK海力士已經順利完成HBM3E的開發及性能評估,預計將於今年3月開始大規模量產,並向英偉達供貨。

據悉,SK海力士的HBM3E在1024位接口上擁有9.6GT/s的數據傳輸速率,單個HBM3E內存堆棧可提供1.2TB/s的理論峰值帶寬,對於由六個堆棧組成的內存子系統來說,帶寬可高達7.2TB/s。

雖然在HBM3E量產上慢了美光一步,但不可否認的是,SK海力士仍是HBM市場的領先者,其在近期的博客文章中透露,2024年的HBM供應量已經全部售罄。同時,SK海力士也預計2025年的訂單量也將非常龐大。

三星開發首款36GB HBM3E

作爲唯三HBM供應商的三星,在HBM3E上的研發進度顯然不及上述兩家,目前還在進行質量的批准測試中。

據韓媒去年披露,三星的HBM3E產品命名爲“Shinebolt”,採用基於EUV極紫外光刻工藝的第四代10nm級工藝製造,芯片容量可達24Gb,等效頻率可達9.8GHz,領先於SK海力士的9GHz和美光的9.2GHz,單顆芯片的帶寬可以做到1-1.1225TB/s。

2月27日,三星電子在其官網宣佈,其開發出了業界首款36GB HBM3E 12H DRAM,性能和容量均提升50%以上。三星電子已開始向客戶提供HBM3E 12H樣品,並計劃於今年上半年量產。

看來,美光的官宣也給三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在進度趕不上的情況下,三星選擇了開發具備更高性能的產品以實現差異化。

隨着市場對AI加速器芯片需求的不斷增加,最新一代的HBM產品肯定會是今年市場的主流。據Gartner此前的預測報告,2023年全球HBM營收規模約爲20.0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HBM的市場規模將翻倍成長至49.76億美元,增長率高達148.2%。

目前,SK海力士、三星、美光是全球僅有的三家HBM供應商。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HBM市場,SK海力士佔據50%的市場份額,三星佔比40%,美光佔比10%。雖然,美光在之前的市場份額上稍遜前兩家,但它選擇跳過HBM3,直接開發HBM3E,並最終實現最先量產,可以說在HBM3E市場上已經佔據了先機。但SK海力士和三星肯定不會讓美光專美,必定會不斷追擊。

而作爲這三家的主要客戶,英偉達肯定不願意見到一家獨大的局面,百花齊放才符合它的發展需求。況且,即使有美光和SK海力士同時供貨,HBM3E產品目前還是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雖然HBM3E市場競爭已開始,但市場總量還是會讓這三家存儲廠商獲取不錯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