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Q2獲利展望意外弱 英特爾盤後跌逾3%

受惠於PC需求暢旺,英特爾週四上修全年營收展望,惟該公司將砸下重金提振製造業務,並生產更先進快速的晶片以趕超對手,其第二季獲利展望不如市場預期

英特爾週四盤後公佈財報股價下跌逾3%,報60.60美元。其備受關注的數據中心晶片部門第一季表現亦落後市場預期。

英特爾公佈第一季(截至3月27日)經調整後營收爲18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經調整後每股盈餘年減1%,爲1.39美元,但表現均優於分析師預估的營收178.9億美元和每股盈餘1.15美元。

英特爾數據中心晶片事業第一季營收爲56億美元,不如市場預估的58.9億美元。

未經調整的財報納入英特爾在3月份輸掉的一場晶片專利侵權訴訟,並被判決需賠償VLSI Technology21.8億美元。執行長Gelsinger表示,英特爾將對此判決提起上訴,並推動美國專利法變革

英特爾近年來在發展新制程技術進展並不順利,導致其在製造速度更快、體積更小的晶片競賽中落後超微(AMD)和輝達等對手。

今年早些時候回鍋英特爾擔任執行長的Patrick Gelsinger表示,英特爾已經開始解決其製造問題,並在上個月宣佈重大的擴張計劃,將在美國和歐洲建立新工廠,爲其他公司生產晶片。英特爾計劃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歷桑納州興建2座半導體工廠,以發展晶圓代工業務。

英特爾表示,在全球晶片短缺的情況下,英特爾已經能借由自家工廠擊敗競爭對手,但建構整部電腦所需的其他第三方零組件供應短缺可能阻礙今年的營收表現。

英特爾第一季PC晶片事業營收爲106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測均值101.7億美元。

執行長Gelsinger向路透社表示,PC晶片業務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部分因爲英特爾能在自己的工廠製造所謂的有機基板(organic substrate),這讓英特爾得以減輕全球基板材料短缺的衝擊,並增加數百萬片的供應量

但CFRA Research資深股票分析師Angelo Zino表示,隨着新冠肺炎疫苖在全球推展,以及員工重返辦公室,他預期PC的動能將減弱。

英特爾最新預估2021年經調整後營收和獲利將分別達到725億美元和每股4.60美元,優於上個月預估的全年營收720億美元和每股盈餘4美元,並超出分析師預估的營收723.2億美元和每股盈餘4.58美元。

英特爾預估第二季經調整後營收和獲利分別爲178億美元和每股1.05美元,營收優於分析師預估的175.9億美元,但每股盈餘不及市場預期的每股1.09美元。

英特爾財務長George Davis表示,獲利較低是因爲英特爾正在爲提升10奈米和7奈米新制程技術進行投資。

但Summit Insights Group資深研究分析師Kinngai Chan表示,英特爾的利潤受到衝擊,部分原因是該公司無法如過去一樣提高新產品價格來彌補製造成本,因爲超微等競爭對手擁有更具競爭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