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消費蔣寧談金融大模型:不確定性和高成本是企業最大擔憂,實現商業化仍需較長時間
財聯社11月29日訊(記者 郭子碩)2022年ChatGPT 驚豔亮相,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強烈的反響。此後不到兩年時間裡,大模型項目已在各界蓬勃興起。
對金融行業而言,大模型目前處於何種發展階段?存在哪些具體瓶頸?行業何時進入盈利階段?在 2024 數字產業生態夥伴大會舉辦期間,馬上消費常務副總經理蔣寧以及馬上消費 AI 研究院院長陸全接受了財聯社記者的採訪,並就上述疑問給出瞭解答。
不確定性和高成本令企業搭建大模型擔憂踏空
財聯社記者瞭解到,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消費)在2023年8月推出全國首個零售金融領域的“天鏡大模型”,覆蓋營銷獲客、風險審批、客戶運營等8個零售金融典型的應用場景。11月28日,在數字產業生態夥伴大會上,馬上消費宣佈“天鏡”升級至2.0版本。
不過儘管在實踐上走在行業前列,從行業整體層面來看,金融大模型的發展仍處於探索與完善的進程之中。
陸全指出,當前國內大模型發展主要分爲兩種,像百度的文心一言這類基座模型,這類大模型難以直接應用在對準確性要求頗高的場景中。可以簡單理解爲,通用機器人無法直接用於生產線。而在金融領域,另一種是金融大模型,其將通用能力加上特定場景,尤其是金融場景對準確性的結合,打造出適合金融場景的機器人,解決應用適配難題。
蔣寧介紹,雖然每家公司都在發佈自己的大模型,但缺乏基於用戶體驗的統一且客觀的評價標準。企業要想獲得客觀的評價標準,需要獲得真實的用戶體驗。而準確的用戶體驗,需要龐大的參數以及大量的芯片支持,成本較高。不僅如此,由於搭建大模型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企業在搭建金融大模型的過程中也有踏空的擔憂,擔心高昂成本“打水漂”。
在技術應用拓展方面,金融大模型往往由多個大小模型相互協作,完成複雜任務,也就是所謂的 “智能體” 模式。在此模式下,部分模型具備一定泛化的可能性,可在不同金融機構的業務形態相近的場景間實現移植應用。不過,更廣泛的泛化能力,要求金融大模型攻克關鍵技術點,比如“邏輯與記憶分離”。唯有實現技術突破,纔能有效降低金融機構的重複研發成本,進而推動金融大模型在整個行業內實現更爲廣泛的應用與推廣。
實現普遍盈利仍需較長時間
金融大模型究竟何時能夠步入可持續盈利的階段呢?目前,業內的看法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蔣寧認爲,鑑於當前行業標準缺失、技術仍處於探索階段等複雜情況,金融大模型要達到一個較爲成熟的商業化階段,實現普遍盈利,還需要較長時間。不過,儘管目前行業處於不同探索階段,面臨諸多挑戰。但隨着大模型技術本身不斷髮展,屆時,有望出現一到兩款被大衆公認能力較強的金融大模型。當這些模型在能力標準、內在原理以及知識存儲等方面清晰明瞭,且被廣泛應用時,這些標準在市場化力量的有力推動下有望形成公認的行業標準。同時,整個行業的金融大模型使用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陸全認爲,企業在發展大模型時,不必拘泥於傳統先進行大規模投入,等待較長時間後再謀求盈利的模式,而是可以採用小步快跑的策略,持續證明自身價值,推動發展大模型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