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丨“熟人推薦”功能何以惹人煩

老年人空閒時刷刷養生視頻,兒女立刻來勸說不要聽信僞科普;年輕人學習之餘玩個遊戲釋放壓力,家長的批評接踵而至……一個人在網上看了什麼、買了啥,似乎總能被家人、朋友發現。

類似的遭遇很多人都有。不久前,“不要給我推薦可能認識的人了”話題還登上熱搜,很多網友吐槽,“只想在網上安靜‘衝浪’,卻被App自作主張推薦給現實生活中的熟人,能不能給我們留點隱私空間?”

不少網友認爲平臺未經允許讀取個人信息,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是一種冒犯。大家爲什麼反感“熟人推薦”功能?

“熟人推薦”到底怎麼了

如今,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購物平臺,通過收集用戶數據,給用戶推薦 “可能認識的人”“可能感興趣的視頻”“可能喜歡的商品”幾乎成了標配。用戶一旦點擊過一個鏈接,便會有無數類似的鏈接蜂擁而來;一不小心授權平臺使用自己的通訊錄,那些從不聯繫的“熟人”就可以刷到自己在看什麼、聽什麼、買什麼……

所謂的“熟人推薦”,是互聯網App“個性化推薦”的一類。App通過蒐集用戶通訊錄、關聯好友等數據,經過算法分析來“猜你喜歡”,從而給用戶推薦人或物。

事實上,早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初,“用戶畫像”和“個性化推薦”就作爲互聯網應用企業的重要“秘密武器”被廣泛應用。隨着流量爭奪戰的愈演愈烈和網絡獲客成本的越來越高,這一具有互聯網特色的創新在App運營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讓各大平臺欲罷不能。

但另一方面,網友開始對這種“算法”產生警惕。“比你更懂你自己”的背後,利用的是用戶自身產生的數據,這些數據的獲取、保存和使用的主動權,卻很少掌握在用戶手中。

所謂的“推薦”,到底是爲了用戶的便利,還是爲了用戶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多的事實讓人們產生疑慮。

不久前,上海市消保委就平臺個性化推薦問題對10個常用App開展了爲期8個月的專項測評。結果發現,10個App均設置了個性化推薦的關閉路徑,但最多的需要7步才能完成關閉;用戶使用App產生的標籤,10個App中竟然沒有一個可以讓消費者自己去管理。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個性化推薦是“開啓一時爽,關閉火葬場”。

此外,有媒體對數款社交App、購物App測評發現,部分App的關閉推薦功能形同虛設。這些平臺除了推送可能認識的人,點贊過的內容、購買過的東西、觀看過的直播等都可能因平臺推送機制,讓好友和其他人知道。

不難看出,這是一場並不對等的“鬥智鬥勇”。一方是擁有更專業的網絡技術和大量用戶數據的互聯網企業;另一方是不具備專業技能,也缺乏相關信息的普通用戶。在這場信息爭奪戰和隱私保護戰中,誰佔據更大的優勢,不言而喻。

“熟人推薦”應該怎麼治

明明知道“熟人推薦”越來越不招人待見,爲什麼互聯網企業還在鍥而不捨地堅持“推薦”?

事實上,在互聯網紅利日益減弱的大背景下,熟人社交、大數據管理成爲增強用戶黏性和引流的“救命稻草”。企業要想拉高日活、實現商業變現,利用現有用戶數據是最爲便捷有效的途徑。也正因如此,互聯網企業不願輕易放棄“熟人推薦”這個法寶,反而以種種方式試圖繞過監管,把“熟人推薦”玩得越來越嫺熟。

有專業人士坦言,一些平臺試圖以網絡“暗模式”侵害消費者權益。所謂網絡“暗模式”,主要指在網站或應用程序界面中採用的一種機制,這種機制利用人類認知習慣誘導用戶行動,阻止用戶採取某些行動,或者是爲引導用戶完成他們原本不會採取的操作。比如,網友原本並不想交出通訊錄的權限,卻在App誘導之下輕易授權。

網絡“暗模式”之所以能奏效,無非是互聯網企業掌握了大量數據,通過深入研究用戶行爲,制定出一系列策略,從未成功誘導用戶作出有利於企業的決策。這也充分體現了互聯網侵權糾紛的特點,專業性高、隱蔽性強,消費者維權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部門的監管和行業自律就顯得尤爲重要。這些年來,互聯網App過度索權、泄露個人信息等問題,成爲侵權重災區。爲此,我國密集出臺了《個人信息保護法》《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範圍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保障網民信息安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2年,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結了一起App強制收集用戶畫像信息侵權案。法院經審理認爲,涉案軟件在用戶首次登錄界面收集用戶畫像信息,未設置“跳過”“拒絕”等路徑,屬於強制收集,構成侵權,依法判決被告涉案軟件運營者承擔相應侵權責任。

這個判決應該給我們以啓發。用戶數據不是互聯網企業的“數字財富”,而是涉及用戶隱私的個人信息,在如何保存、使用方面,用戶理應擁有決策權。企業應約束自己的“算法本能”,在使用個性化推薦功能時尊重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守住商業行爲的邊界。

畢竟,誰也不願意手機裡的App在“偷窺”自己的生活,“偷竊”自己的數據。哪怕是熟人之間,是否願意被對方看到自己看了什麼、買了什麼,其授權和拒絕權都應當掌握在本人手中,而非App自行決定、擅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