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兩個月4次抽膝蓋積液 乒乓球跟祖國融入我骨子裡

本站體育5月20日報道:

奧運會乒乓球大滿貫冠軍馬龍亮相節目《與世界說》,在演講中他深情表示,乒乓球跟祖國早就融入自己的骨子裡,而在互動環節中,當被問道誰是最偉大對手,馬龍的答案是瓦爾德內爾,在馬龍看來,老瓦給乒乓球運動帶來藝術感。

馬龍在演講的最開始講述了自己的乒乓球情結,以及有一場比賽激勵自己埋下夢想,“我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世乒賽,當時自己已經開始學習打乒乓球了,在男團決賽中國對瑞典,在這之前中國男隊一直處於低谷期,國乒在1989年和1993年兩屆決賽裡都輸給瑞典隊,1991年連四強都沒有打進去。我從小就是一個不太露表情的人,但隨着比賽進行雙方比分一直膠着,看着賽場中國隊員,雖然有時會落後,卻依然沒有放棄的樣子,我瞬間覺得我也要給中國隊加油,一股子熱血就這麼涌上來,最終中國隊贏了,時隔六年又奪得冠軍,那場比賽也是中國隊翻身仗”,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中國乒乓球隊從此以後所向披靡。對我的意義,就是種下一顆種子,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代表中國出戰贏得冠軍,在這之後我拼命地訓練,參加各種大小比賽,終於在我15歲的時候入選了國家隊。”

“進入國家隊以後教練世界冠軍師兄是世界冠軍、隊友是世界冠軍、師弟也必然是世界冠軍,在這種情況下,隊裡的每個人都拼盡全力爲了那一個冠軍,18歲我隨國家隊出征,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團體賽獲得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年輕、天賦極佳,這是外界當時對我的評價,但我知道這還遠遠不夠。在中國乒乓球是國球,作爲國乒隊員只能拿第一,拿第二都算輸,所以每個人都承受巨大的壓力。在國乒隊內,只有拿了大賽的單項冠軍纔可以被認可,所以我需要世錦賽單打冠軍、奧運冠軍來證明自己。”

雖然馬龍現在是大滿貫冠軍,被譽爲“六邊形戰士”,但他的成功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從2007年19歲的我第一次出征參加世乒賽單打,但我止步了16強,從2009年開始,之後的2011年、2013年我都穩穩當當地進入四強,但也都在最後一刻被擋在了決賽之外。按照當時劉國樑教練的說法,我已經三次埋葬了自己,世乒賽無緣決賽,好像也成我夢魘。下一次世乒賽是2015年,我27歲,劉國樑教練27歲的時候已經拿了大滿貫,滿身榮譽正式退役,而我三大賽只在2016年拿了一個世界盃的冠軍。”

“然而在2014年世界盃上,我又輸了。那次之後,我懷疑自己到了頂點,甚至想到了退役,但就算我心裡崩潰,卻還是堅持,日復一日的訓練,我不想就這麼認輸,你們相信嗎?當你身處深淵、退無可退的時候眼前就只剩向上的一條路。”馬龍的不放棄也換來夢想照進現實,“2015年世乒賽我一路打到了半決賽,又是半決賽,賽前我積極備戰,教練也給我做了心理建設,他對我說,唯一能戰勝你的就是你自己,還好這一次我贏了,一直贏到了決賽,一直贏到了2016年的奧運會,我終於在我28歲的時候拿到了自己的大滿貫,不僅如此,在這之後的2017年、2019年的世乒賽上我都贏了。”

榮譽滿身的馬龍也要面對傷病的苦痛掙扎,他在節目中也透露了自己與傷病對抗的經歷:“因爲打球的動作習慣和常年的勞損,我左膝蓋會有些疼痛。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我因傷退賽了好幾次,8個月遠離國際賽場,3個月沒有碰球,那是我職業生涯最艱難和黑暗的時刻之一。我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沒碰過乒乓球,教練和醫生帶我見了許多的權威醫生,中醫鍼灸西醫理療嘗試,那段時間我的膝蓋都是青一塊紫一塊,就算是身體訓練稍微一上量,我的膝蓋就會腫脹和疼痛,到了2019年初,我在兩個月時間裡就四次去醫院抽出膝蓋裡的積液。傷病擊垮馬龍、他太老了、六邊形戰士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那段日子,自媒體上充斥了各類各樣的看衰標題。每次被傷病折磨的時候,我也問自己:我還能重新回到賽場上嗎?這時心裡另一個聲音又冒了出來,爲什麼要重新回到球場?”

馬龍直言自己完全有理由在功成名就後急流勇退,但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愛讓自己選擇堅持,“在2016年獲得里約奧運會冠軍之後我也成了大滿貫,在大多數選手看來28歲的我可以選擇急流勇退。說真的當時我也猶豫過,然而正當我不知道目標在哪的時候,積累的傷病先爆發了。這麼長時間不打球,反而讓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熱愛這項運動。那幾個月裡,偶爾可以練一次的我就特別開心。如果2016年之前我的目標是拿冠軍,那麼在這次傷病中,我的目標變成了能夠站在我熱愛的球檯前繼續打球。乒乓球已經成爲我生命中無法替代和割捨的一部分,它就像住進了我的身體裡一樣,我太熱愛乒乓球了,我怎麼能不熱愛?”

不得不提的是,馬龍講到飽受傷病折磨的時候,現場有女觀衆感動到眼中有了淚水,而馬龍談到對乒乓球的熱愛時也是充滿深情,他說道:“就像2019年世乒賽,時隔8個月的我戰勝傷病終於獲得冠軍,賽後採訪說出那句I am made in China一樣,乒乓球跟祖國原來早就融入了我的骨子裡,每次看到五星紅旗在國際賽場上因我而升起都是我最幸福的時刻,終於實現爲國爭光這個小時候的夢想。”

“從1959年容國團爲中國隊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開始,乒乓球就爲中國不斷贏回榮譽、贏得尊重,70年代乒乓外交,乒乓球成爲中國和外國紐帶,中國乒乓球隊一代又一代的隊員,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把這顆小球發揚光大,作爲中國乒乓球隊的一員,我能做到的就是不問終點,全力以赴。”

馬龍的演講結束後也贏得現場觀衆掌聲,接下來的互動環節中,馬龍對於現場觀衆提出的問題是一一作答。對於誰是最好的對手,馬龍的答案是:“我覺得應該是瓦爾德內爾,這位傳奇名將不光是因爲他一個人對抗了中國六七代運動員,也不單單是因爲他取得他那個時代最好的成績,更多的是我覺得他把這種乒乓球帶來了藝術感,原來的乒乓球可能顯得有一些枯燥,但是因爲他的出現我覺得乒乓球帶來了很多漂亮球,所以說纔會讓更多的人喜愛上乒乓球,就連中國隊運動員很多也都把他當成偶像。”

一位來自意大利的現場女觀衆問馬龍,爲什麼中國人如此擅長乒乓球項目?馬龍說道:“”我覺得確實是乒乓球成爲國球,一直還是有非常先進的東西,70多年能夠累積下來的一個成功的經驗,一直傳承下來。我覺得作爲我們這一代運動員來說應該是非常幸福,可能從我們打球的時候就已經累積了非常多的經驗,可能比相對外國選手來說不用走太多彎路。我們的教練隊友都是世界冠軍,當我們大家平時天天在一起練的時候,無論是研究某一個隊員或者是研究某一項技術的時候,我相信一定比外國的應該比他研究的更加透徹,所以我們團隊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

還有觀衆問馬龍堅持下去的動力,馬龍說道:“首先還是自己非常喜歡這項運動,另一方面我喜歡研究,我希望喜歡那種我能打出來,別人打不出來的那種感覺的球,也喜歡體驗比賽中那種刺激,當你贏得比賽這種釋放以及自豪感,我覺得是在平時生活是很難體會到這種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