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正研製能超越獵鷹的「長征」火箭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下同)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成功發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7日表示,「中國大陸也正緊鑼密鼓的研製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未來將實現近地面軌道有效載荷140噸,遠超重型獵鷹的火箭。」
綜合陸媒報導,獵鷹重型運載火箭是在「獵鷹9號」的基礎上改進的,其近地面軌道有效載荷爲63.8噸,是目前現役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不少人稱之爲重型或超重型運載火箭。龍樂豪表示,「我認爲起飛重量2000噸以上、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在100噸以上的火箭纔算重型運載火箭。」
他說,歷史上重型運載火箭的代表是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Saturn V),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18噸,此外,蘇聯研製的『能源號』運載火箭(Энергия)也屬於重型運載火箭;雖然「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在現役運載火箭中是載重量最大的,但還是算不上重型運載火箭,更談不上超重型。
龍樂豪也說,獵鷹重型起飛重量大,起飛時需要足夠大的推力,在較難增加單臺發動機推力的情況下,太空探索公司只能選擇用增加發動機數量的方式彌補推力的不足,「發動機臺數過多不一定是好事,火箭的可靠性會受到影響,因爲複雜的系統不如簡單的可靠,當然,多引擎也可爲火箭飛行在一定條件下帶來推力容錯度。」
他表示,獵鷹重型的最大意義在於推動大型運載火箭向低成本發展邁出重要一步,也開闢了運載火箭不同於航天飛機的重複使用新途徑。美媒報導,獵鷹重型的發射報價在1億美元(約新臺幣29.3億元)以下,甚至可能低至9000萬美元(約新臺幣26.4億元),可回收技術是其降低成本的關鍵。
他接着說,「長征九號」的預先研究工作、技術問題、方案論證都在進行中,也有一些初步進展,只待國家正式立項,以中國現有技術,「立項後10年之內研製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根據當前世界各國的動態看,長征九號如果按計劃實現,「到時有可能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之一」;目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正在建造的太空發射系統(SLS)運載火箭,其Block1型、Block1B型和Block2型的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分別爲70噸、105噸和130噸,都低於「長征九號」。
龍樂豪表示,中國已有較好的運載火箭技術基礎,雖不如美國雄厚,但兩國的差距正在縮小,美國工業基礎比較成熟,經過六七十年的積澱,航天基礎設施比較健全,「太空探索公司這樣的私營公司利用這一基礎,加大投資,集中人才,就可以比較快得出成果,當然,美國政府也正在大力扶植航天領域的私營企業」。
他最後提到,重型運載火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未來人類建造空間太陽能電站、深空探測、太空移民等都離不開重型運載火箭;「重型火箭是面向未來的科技,它決定了未來人類能在太空走多遠。」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