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美醞釀在南海打新牌 陸方宜早做準備

圖爲美軍作戰艦「夏洛號」(USS Shiloh,CG-67)於臺灣大選後,17日穿越臺灣海峽。(摘自美國海軍官網

陸媒環球時報》21日刊登評論文章指出,2020年料將是南海不太平靜的一年,過去一年,在強化對南海區域戰略投射和戰術行動基礎上,美國的南海政策手段可能變本加厲,有關索國也有可能趁機示強,由此成爲牽動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南海局勢發展的重要變數

海南師範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研究員劉鋒撰文預測,美國醞釀在南海打四張「新牌」:一是打「灰色地帶牌」,泛指和平與戰爭的中間地帶。美國近來頻頻指責大陸搞灰色地帶競爭,特別是在南海實施「灰色地帶脅迫」,聲稱主要證據之一是大陸南海「海上民兵」活動。意欲將大陸民兵漁船列入具有軍事化色彩的首要打擊目標。其先下手爲強、無差別攻擊的戰術意圖昭然若揭。

二是打「區域聯動牌」。伴隨陸博弈及兩岸關係的演變,南海局勢中的「臺灣因素」日益凸顯。美國遏陸戰略中的「臺灣」和「南海牌」聯動態勢擡頭。臺灣控制的南沙太平島扼守南海要衝,戰略位置極爲突出。不時傳出「租借」太平島給美國聲音。一旦雙方以艦機故障、人道救援藉口裡應外合,將成爲牽動區域安全局勢的新引線

三是打「經濟制裁牌」。美國慣於「長臂管轄」,以國內法代替國際法。2019年5月美國10多名聯邦參議員重提製裁「所有參與過南海建設的中國公司個人」,可能的制裁方式包括凍結資產旅行禁令等。如若通過,將使相關聯的大陸公司和個人面臨風險。

四是打「生態環保牌」。近年來成爲美國指責和攻擊大陸南海島礁建設和維權行動的新抓手。有關南海海洋垃圾、海上溢油議題或將因時因需被炒成熱點事件。

文章指出,過去幾年來,東南亞有關南海聲索國與大陸相向而行,在一些爭議問題上保持克制,爲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當前陸美戰略博弈日益加深的大格局下,某些東南亞聲索國爲撈取並擴大自身利益,正伺機而動在南海問題上借力示強,給正處於關鍵階段的《南海行爲準則磋商進程造成干擾。

劉鋒認爲,目前一些東南亞聲索國既不會完全甘願做美國的馬前卒,也不會一味地逞強鬥狠與大陸交惡,在大國角力中借力使力、把握平衡是必然之舉。最可能的行事方式,就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斷」,這不僅決定着南海爭議的博弈強度和今後局勢的走向,更考驗着大陸的政策調適能力和現實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