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虹快評》兩岸年輕人薪資大翻轉

往年大學生涌進暑期實習招聘會,尋找適合自己的實習單位。(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國青年報》向大陸各地大學生髮起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有65%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收入百萬元人民幣。相較於此,大多數的臺灣上班族努力目標仍止步於年薪百萬元新臺幣,這4.5倍的目標差距,突顯的是兩岸上班族對於經濟前景的信心差距。

大陸00後對於進入職場後的薪資很樂觀,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畢業後月薪過萬元人民幣,還有一部分則預期薪資將達5萬元人民幣。帶來這份樂觀,很有可能是因爲大陸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

儘管今年以來大陸互聯網巨頭遭遇官方的整頓,但年輕人仍然信心滿滿,有超過6成的大學生希望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他們最嚮往的企業前三名分別是字節跳動(抖音)、阿里巴巴和京東。

高收入與高付出成正比,大陸年輕人很明白這一點。今年以來流行的「躺平主義」,有7成的大學生說,只不過是過過嘴癮,一邊喊着躺平,另一邊則比誰都努力。

臺灣年輕人也很努力,但長久以來普遍薪資得不到成長,只能徒呼負負。疫情以來臺灣出口及投資動能增加,主計總數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88%,數字雖然亮麗,但民間感受卻不盡然。薪資水準與經濟同步成長,才符合期待,蔡政府應當給年輕人信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