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媒:利率仍有下調空間 降息面臨內外雙重約束

▲大陸有望再放寬貨幣政策。(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將操作新一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是否調整備受市場關注。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利率下調仍有空間,但也面臨內外部約束。

根據大陸官媒《中國證券報》報導,大陸融資成本近年明顯下降,從數據看,5月份新發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71%,比上月低6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基點;新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爲3.64%,比上月低6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53個基點,均處於歷史低位。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魏國學認爲,貸款利率下降有助降低長週期基建項目融資成本,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適度減輕居民房貸利息壓力,進而穩定投資和消費預期。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人行公開市場操作7天期逆回購利率保持在1.8%的較低水準,考慮通膨因素後的實際政策利率不到2%,仍低於中性利率,說明當前政策利率較低,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援是穩固的。

權威人士表示,利率下調仍有空間,但也面臨內外部約束,今年以來,人行已多次公開發聲表示貨幣政策仍有空間,但前期政策效果還在顯現,未來也會結合形勢變化繼續做好逆週期調節,「客觀來說,進一步降息面臨內外部『雙重約束』。」

從內部看,業內人士認爲,銀行淨息差繼續收窄,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較上年末進一步下降15個基點至1.54%,「利潤是當前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來源,淨息差繼續收窄會影響銀行可持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從外部看,市場人士認爲,人民幣匯率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2023年以來,中美利差持續倒掛,人民幣匯率面臨貶值壓力。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5月,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倒掛幅度在100個基點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在7元左右;2024年初,倒掛幅度擴大至180個基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至7.2元附近;中美利差倒掛目前已達220個基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能繼續保持在7.2元左右實屬不易。

從長遠看,降準降息將在「工具箱」擇機而動,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目前有效需求仍偏弱,物價水準偏低,宏觀政策有望繼續偏積極,貨幣政策空間充足,降準降息將在工具箱相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