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配置比重 適度提高

區域、單國消費、品牌主題基金績效

中國大陸近期在經濟數據與政策面等利多提振信心下,推動中港股市連袂走強。法人認爲,中國股市經歷非理性下跌後的反彈行情,短期上漲的延續性取決於流動性修復狀況,中期延續性則取決於宏觀經濟的修復狀況。隨着消費動能漸漸復甦,建議提高中國市場的配置比重。

針對中國消費市場,臺新中證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中國經濟從疫情底部開始逐季回升,今年首季GDP爲5.3%,遠超市場預期。雖然地產持續拖累經濟表現,但是拖累的幅度邊際下降。由於居民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均繼續修復,居民消費傾向持續上升,特別是服務消費表現更爲強勁。

隨着中國人民收入預期和財富效應的轉變,居民更傾向於通過短期集中式的消費來獲得即時滿足的快樂,服務消費表現出了更強的韌性。且從海外經驗看,服務消費的疫後復甦韌性也更持久。

美國2020年下半年的商品消費增速已經超過了2019年水準,之後消費復甦從商品轉向服務,2023年美國服務消費同比增速7.5%,既高於2019年的3.9%,也高於3.2%的商品消費增速,中國服務消費將維持強勁表現。

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林哲宇指出,目前陸股投資最大的優勢,在於評價面具有吸引力,指數處於絕對低位,然因疤痕效應猶在,需要更多經濟數據改善,或更大力道的政策方能真正扭轉;另外從中期角度來看,仍需持續關注宏觀經濟,若有改善,則經濟順週期族羣包括消費、原物料等,則存在估值修復機會。

在配置上,葉宇真認爲,4月政治局會議定調較爲積極,有望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4月製造業PMI量穩價升,指向中國名義經濟有望繼續改善,因此,近期外資大幅流入、作多中國市場,中國資產領漲全球。建議投資人提高中國市場的配置,特別是持續向上復甦的服務消費類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