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復甦不均 波及臺韓開局不穩

路透報導,標普全球2日公佈一系列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12月份大多數亞洲經濟體的工廠活動持續下降,信心普遍下滑。該數據顯示,亞洲「科技密集經濟體」的困境持續存在,其中韓國工廠活動重新陷入下滑,12月份爲49.9,略低於11月的50,臺灣則連續第19個月萎縮,且收縮程度是三個月來最嚴重,從11月創八個月高位的48.3,回落至47.1。

標普月度報告表示,12月份韓國製造企業的新出口訂單連續第五個月下降,主要是因中國需求疲軟。

報導表示,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製造業PMI已連續3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且持續下降。中國經濟前景好壞參半,繼續讓主要貿易伙伴的前景「蒙上陰影」。報導說,近幾個月來,中國推出一系列政策來支撐疫情後疲軟的復甦,但在房地產嚴重下滑、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全球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在努力獲得動力。

標普的數據還顯示,東南亞製造業活動12月同樣收縮,其中,泰國、緬甸和越南PMI都處於50景氣分水嶺之下。印尼製造業PMI指數爲52.2,在地區表現最佳,菲律賓製造業PMI爲51.5。

標普全球經濟學家Maryam Baluch表示,雖然東協製造業近期下滑整體溫和,但愈來愈多跡象顯示需求疲軟會導致進入2024年後產值再次下滑。亞洲這個全球製造業中心距離復甦可能還很遙遠,這也代表全球貿易眼前之路顛簸,亞洲地區的疲軟將持續爲全球經濟成長帶來進一步逆風因素,全球成長今年預料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