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電商被約談 查稅風暴將起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宣示要加快電商產業發展。(新華社)

山東省鄒平縣青年電商創業園的電商在黏貼發貨單。(新華社)

現在大陸政府不只要推動電子商務產業,還要確保稅收能穩穩地收進財政口袋。有稅務人士透露,今年(2015年)4月以來,北京、上海等沿海省市稅務部門相繼約談轄區內註冊的電子商務企業,緊盯企業的稅務,部分企業恐面臨補稅。隨着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相關企業未來也將成爲政府課稅的重要標的。

非針對淘寶、天貓

在「互聯網+」熱潮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宣示要加快電商產業發展。

會中對於多項電子商務產業的議題做出討論,其中包括加強法規標準和信用體系建設,以及放寬電子商務市場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政府扶持業者做大業務之餘,也積極研究相關稅源。一位財稅人士透露,大陸稅務機關近幾年持續積極研究電商稅務,也嘗試取得電商平臺的交易數據資料,釐清有關稅源。

政府的積極行動,對於電商業者而言,或許是憂喜參半。根據《經濟觀察報》報導,現在也許是電子商務企業合規納稅前的最後一段「美好時光」。

有稅務人士表示,4月以來,北京、廣西、江蘇、上海、山東和深圳等在內的大陸沿海省市稅務部門,陸續約談轄區內的電商企業。重要的是,這並非只針對淘寶、天貓等巨頭。按照稅務稽查或約談結果,一些申報不實的企業恐難逃補稅命運。

應做好心理準備

上述省分稅務部門的約談,目的是爲了要全面覈實所有電商企業的納稅。以上海市閔行區爲例,當地地稅局通過稅務風險管理和納稅評估的名義,對轄區裡的電商企業下發納稅自查的通知。據悉,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已將「電子商務稅收研究」列入績效考覈中;有的省市則已掌握網購平臺的交易數據,就等着課稅。

過去電商產業飛速成長時,多數企業卻存在逃稅嫌疑,尤其是營業稅和增值稅。拿增值稅來說,中稅網稅務師事務所總裁王冬生表示,按規定在大陸境內銷售貨物必須繳納增值稅。但空有法律依據,目前電商並未被強制開徵該稅,同時部分電商也還達不到開徵標準。

不過他認爲,一旦日後電商規模擴大,勢必會被政府列爲課徵對象,大環境也會隨法規完善而趨嚴,企業應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