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大自然聲音 吳金黛搏命演出

捕捉臺灣大自然的聲音音樂製作人、作曲家吳金黛右圖風潮唱片提供)十六年在全臺上山下海。曾爲了錄製海豚的叫聲,一天出海三次;也曾收錄各地溫泉的聲音,泡到差點脫水;最危險的經驗是趴在蘭嶼陡峭岩石記錄浪潮聲響,「那聲音就像是大地脈搏,周邊景緻漂亮到就算失足死了也甘願。」

在臺灣記錄大自然聲音的人不少,不過大多是以研究出發的學者專家,吳金黛稱得上臺灣唯一錄製大自然聲音的音樂人。吳金黛接觸音樂其實是半途出家,五專觀光畢業後,先在補習班英文,之後騎着腳踏車當起摩門教傳教士,在全臺遊走一年半,因緣際會下,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

到了美國她左思右想,最後進入音樂系主修錄音技術,「我跟音樂的關係,大概是時候學過一年鋼琴,之後彈得不好,就停學了,但是我還是很熱愛音樂。」起步甚晚的她只好每日惡補樂理、猛練鋼琴,勤能補拙順利踏出校門,但是一回到臺灣才發現挑戰纔開始。

吳金黛說,當時臺灣流行樂蓬勃發展,錄音師要找工作不難,但是環境不佳。她去了好幾間錄音室,都被煙味薰了出來。就在她苦無工作的時候,風潮唱片出現了,「風潮正在記錄臺灣原住民的聲音,我就跟着拜訪部落。有一天老闆突發奇想,要我去錄一些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是多大的課題,吳金黛永遠記得,她的處女行是一九九四年七月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她在阿里山,錄到莫氏樹蛙的叫聲,「我從不知道青蛙叫這麼好聽。」被青蛙迷住的她,開始投入自然懷抱。

吳金黛乍看之下身材瘦小弱不禁風,但是膽子大得很,不怕黑、不懼高、不暈船、所有動物昆蟲只怕蟑螂,簡直天生吃這行飯。她經常自己一個人開着小吉普,抱着一大箱的地圖,南奔北跑,「有時深夜開山路一輛車都沒有,我沒在怕的。」

她必須夜晚出巡,因爲很多動物晚上纔出來。日前她剛從玉山回來,錄製高海拔鳥聲,「清晨四、五點前就得到登山口,因爲天亮了,牠們就不叫了!」

捕捉大自然的過程中,也有不少驚喜。有一次她隨觀鯨船來到花東外海,八百隻弗氏海豚羣聚海面上,景像壯觀聲音更是難忘,「天啊!牠們的聲音,居然像極豬在叫。」在嘉義好美寮溼地,出現成千上萬的和尚蟹正在遷徙,「我就站在蟹兵間很震憾。」

她說最想錄的是黑面琵鷺,但是隻能靠運氣,她二年跑了七股六、七趟都無功而返,「一般鳥類繁殖期纔會叫,黑面琵鷺是來臺過冬的,要聽到很難。」無法控制的大自然,是最大的挑戰,然而它的奧妙,也讓吳金黛愈錄愈興奮,「我在五專畢業紀念冊上曾寫,希望工作能兼顧玩樂,現在的我玩得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