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28省市GDP 東昇西降大反轉

大陸28省市上半年GDP數據出爐,中西部投資減緩,整體下跌。圖爲新疆阿克蘇中國石化塔河煉化煉油加工生產裝置。 (CFP)

上半年GDP增速前10省市

大陸28省市上半年GDP(生產毛額)出爐,僅6省市高於去年同期水準,且東部地區增速整體上升,中西部地區整體大幅下降。專家解讀指出,中西部成長向來倚賴投資拉動,受投資成長放緩衝擊;東部地區受去年基期相較低以及上半年擴大投資,經濟增速上升。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截至28日,除西藏青海內蒙古未發佈上半年資料,其餘28個省市都已發佈半年報;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海南雲南的經濟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海南,上升2.2個百分點。

另22省市經濟增速較去年同期下滑;其中,以吉林的增速下跌幅度最大,下降計3個百分點。前幾年「高歌猛進」的中西部省分,除了雲南省外,上半年經濟增速普遍出現大幅下滑,平均下滑1至2個百分點。

西部投資減緩

重慶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分析,中西部過去的高成長主要靠投資拉動,中央也對該地區更多投資傾斜;不過,在目前「減緩投資」的宏觀形勢下,西部地區投資成長減緩,經濟增速自然慢下來。他並對該地區後勢表示不樂觀。

另有學者指出,中西部以能源資源產業爲主,受宏觀政策影響大,且該區域過去經濟增速基期高,也是上半年成長下滑的主因之一。

東部轉型奏效

東部地區的表現,顯然比中西部好很多。報導指出,上半年經濟增速上升的絕大多數是東部省分,江蘇山東福建等地下滑幅度也並不大,這3省上半年GDP分別成長9.6%、9.6%和11.3%。

李勇認爲東部地區進行產業結構轉型達到推動成長效果。他認爲,該區域出口導向業受調整,轉而針對內需滿足國內市場;再者,東部地區也在進行類似歐美的「再工業化」,中西部地區部分優秀企業總部向東部遷移。

上海交大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汝熹也認爲東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一定進展;且去年上半年基數相對較低,使今年上半年增速上升。不過,他也指出東部調整產業結構還在進行,上半年增速上升還是因「投資成長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