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11月辦國際高交會 深圳臺商挾「隱形冠軍」優勢促合作

深圳市臺協常務副會長政羣。(圖/記者陳政錄攝)

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

第21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11月於深圳登場深圳市臺協常務副會長盧政羣今天受訪表示,臺商在於許多加工、零部件領域排名全球前列,屬於「隱形冠軍」,可藉參與高交會等平臺,促進與大型臺資陸資,甚至國際企業合作,實現產業升級

高交會組委會深圳市政府商務部工信部部委8日在北京舉辦記者會,宣佈本屆高交會將在11月13日到17日於深圳舉辦,展覽面積10萬平方公尺,預計參展商數量達3000家,吸引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民衆和企業參觀、參展。

▲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將於11月在深圳舉行,組委會5月8日於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圖/記者陳政錄攝)

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指出,本屆發佈會將按當前國家發展戰略,以及國際經貿局勢,重點突出粵港澳大灣協同發展、創新引領、開放合作、創新能力特點,並致力提升國際化專業化、便利化水平。包括設立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專館,提升國際合作和深圳與港澳的共榮。

在臺商能夠扮演的角色上,臺福織造(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昌表示,臺商近幾年致力尋求轉型升級的契機,而深圳的優勢就是創新能力強,因此他每年都會參加或參觀高交會,帶動自身產業升級。

盧政羣進一步表示,廣東是臺商較早赴陸投資的根據地,包含富士康指標性臺資企業,與大陸華爲小米等企業一同發展起來;與此同時,更有許多中小型臺資企業,在汽車零組件電容器手機零配件等領域排名全球前列,屬於「隱形冠軍」。

因此他認爲,高交會對臺商的作用,在於能借此創新平臺,尋求與各大型企業、國際企業策略聯盟的契機,「臺商一直要走出來,這是很好的機會」。盧政羣也鼓勵體量較大的臺資企業,能與中小型臺商加強合作,發揮綜合效應

據瞭解,本屆高交會將包括國家高新技術展、綜合類展。綜合類展中包於創新與科研展內,大陸各省市及港澳臺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將展出自身的研究結果。

另於專業展部分,將邀請海內外業者,分爲信息技術與產品、節能環保、新能源建築科技創新、新材料、先進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健康、光電顯示、航空航天科技、軍民融合傳感技術及物聯網應用等領域,設置12個專業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