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西方主要國家意識形態化的產業補貼政策必然失敗

樓繼偉:西方主要國家意識形態化的產業補貼政策必然失敗。(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報導,在以「尋找不確定性下的確定性」爲主題的24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2秋季峰會,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大陸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帶來了題爲〈爲全球化凝聚更多確定性〉演講,強調美國《晶片法》是意識形態化的產業補貼政策,必然失敗,針對特定企業支持的產業政策,成功案例極少;普惠型產業政策效果可期。

他表示,經濟全球化實現了各種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人員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配置,這極大地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福祉: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各國更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全球化還爲各國人民帶來了商品和服務選擇上的「多樣化」福利。

樓繼偉指出,經濟全球化在增進各國人民福祉的同時,也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當遭遇疫情、戰爭等外生事件衝擊時,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性會得到暴露。但他認爲,這恰恰是需要維護全球化、捍衛全球化的理由,而不是反對全球化的理由。

「全球化的基本假設是參與各方接受比較優勢原理,清除貿易壁壘,全面擴大開放。但是,這一基本假設已遭到大幅度削弱。」

樓繼偉列舉五方面原因:第一,全球化使得本國具有特定優勢的產業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使不具有優勢的產業向外轉移;第二,世紀疫情的衝擊;第三,爲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西方主要國家財政貨幣政策失當;第四,地緣政治軍事衝突爆發,進一步衝擊全球化;第五,西方主要國家將產業補貼意識形態化。

談及產業補貼意識形態化,樓繼偉表示:「美方公然立法進行產業補貼,《晶片法》甚至規定,拿到補貼的美國企業不得擴大在中國的投資。產業補貼意識形態化做法,中國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在樓繼偉看來,上述五方面對全球化基礎產生衝擊的事項在近期內不會結束,但他仍然認爲,中國一定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支持全球化,堅定不移地融入和推進全球化。越是面臨外部不確定性,越是有外部壓力,越要堅持推行改革開放。

「歷史經驗表明:貿易保護主義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貿易保護主義本身就是問題。」樓繼偉稱,意識形態化的產業補貼政策是必然失敗的,針對特定企業支持的產業政策,成功的案例極少,普惠型產業政策效果可期。

樓繼偉稱,面對短期內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中國的態度十分明確:繼續堅定不移地支持全球化,堅定不移地融入和推進全球化。

具體到金融服務業高水準對外開放,樓繼偉建議,要加強金融機構支持力度,還要加強金融市場體制機制建設。

在加強金融機構支持力度方面,一是要培養中資金融機構的市場競爭力,讓其成爲真正獨立的市場主體。二是要進一步加強雙向開放和對內開放中的平等原則。三是要切實強化政府對金融機構的服務功能。

在加強金融市場體制機制建設方面,一是外匯、證券、商品期貨等相關金融市場要加快創新,爲資產管理行業提供多元化交易服務和風險對衝工具;二是要尊重國際金融市場的規則和管理,加快金融市場開放的體制機制建設;三是在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同時,要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特別是離岸金融市場上的創新和在岸市場國際板塊的建設;四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對金融市場的規制和監管作用,防範產生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