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英譯是Dragon?或譯Loong?中國大陸網友熱議

今年是龍年,英譯時應譯爲Dragon,還是採取音譯爲Loong,中國網上最近討論熱烈。(圖/123RF)

9日是農曆除夕,龍年就將到來,中國網上最近討論起龍年英譯時應譯爲Dragon還是音譯爲Loong;中國專家說,關於「龍」的英譯已討論了數十年,而社會在應用上漸漸形成新的選擇和標準,就是Loong。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目前中小學教材中,龍的英文多半譯爲Dragon,但最近這個月,隨着龍年臨近,譯爲Loong逐漸被更多人接受。

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報導「新春龍舞挑戰賽」活動時,就將龍年譯爲「Loong Year」,將「龍舞」譯爲Loong Dance;另外也將「龍主題的藝術品」 譯爲Loong themed artwork。

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程水英表示,英文翻譯時,對於中文中的一些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印記的專有名詞,音譯是一種比較巧妙的翻譯方式,可以向譯語讀者輸入源語文化訊息,例如功夫kungfu、豆腐tofu、糉子zongzi等。如今將龍譯爲Loong,也被愈來愈多人所接受。

微信公衆號「上海文聯」曾對Loong的接受度進行調查,參與投票的網友中,超過九成在Loong和Dragon之間選擇了Loong。

報導說,對於「龍」的英譯,中國一直有爭議。2015年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就有政協委員提議進一步明確龍的英文翻譯。

澎湃新聞報導,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黃佶早於2006提出,龍不應譯成Dragon,Loong才應該是「龍」的正確英譯。

專家們說,關於「龍」的英譯,中國社會在應用上正慢慢形成新的選擇和標準。隨着中國經濟和文化軟實力的日益增強,漢語文化也愈來愈多地爲外國遊客所瞭解,大量文化負載詞只需使用音譯的方法便能被理解和接受,例如陰yin、陽yang、太極taiji等。音譯翻譯方式能最大限度保留源語語言風格,同時也能最大程度傳遞原文中的本土文化訊息,給予外國人士更多瞭解中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