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月底正式在臺上映 宮崎駿親揭角色原型

爲迎接電影在臺上映,片商曝光了「全臺龍貓出沒地圖」。(甲上提供)

宮崎駿耗費10年心血創作影壇經典《龍貓》。(甲上提供)

日本動畫大師經典作《龍貓》過去從未在臺灣正式上映,終於要在1月29日躍上大銀幕,爲了迎接電影上映,片商曝光了「全臺龍貓出沒地圖」,經典的龍貓公車場景將進駐雙北桃園苗栗、臺中、臺南和高雄多家戲院,臺北京站威秀影城扶梯處也出現了「龍貓隧道」,還有「貓巴士」爲主圖刊登百輛公車廣告,即日起將在大臺北地區跑透透。

有着尖耳朵、圓滾滾大眼睛與毛茸茸身軀的「龍貓」紅遍全球,對於角色原型更是衆說紛紜,宮崎駿笑說:「很多人說龍貓是森林裡的一種野獸鬼魂,其實是我很喜歡宮澤賢治的童話故事橡果山貓》,我想像高達2公尺左右的巨大山貓呆站着遙望遠方,腳邊的小橡果嘎吱嘎吱作響轉圈滾動着。」這成爲了「龍貓」的靈感來源。

「龍貓」呆萌的表情和舉止代表着祂身爲森林守護神的「大智若愚」,宮崎駿表示:「有時候我進入山林間,都會隱約覺得有誰也在山林裡,那是森林裡的動靜感覺像在跟我說『今天可別假裝不知道喔』,我覺得這種看不見的存在很有趣。」

宮崎駿也透露《龍貓》其實延宕了將近10年才得以開始製作,他說:「我還未當上導演就已經有了製作《龍貓》的想法,當時我覺得自己一輩子只能畫場景配置,還罵自己眼高手低,甚至也不覺得能作成動畫,覺得能成爲繪本就很不錯了。」

相對樸實的故事題材剛開始也不被影視圈看好,讓《龍貓》數度卡關,宮崎駿當時甚至打算自己掏錢製作,他說:「許多動畫師們也厭倦老是在畫打打殺殺的橋段,比起畫那些打來打去、飛來飛去的東西,我更想製作小女孩綠色森林中玩耍的題材。」

並表示希望小孩子在看了《龍貓》之後,會心血來潮地跑進草叢堆或是去撿拾橡果,他說:「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有小孩會這麼做,但我希望他們會因此鼓起勇氣潛進神社裡面玩耍,或是偷偷地窺視家裡屋子底下,興奮地期待會發生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