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到2049年,中國的人均GDP將達到美國的一半,GDP總量會是美國兩倍!

本站研究局稿件未經同意禁止一切媒體轉載,包括友商,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中國經濟未來仍將高速增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介紹“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時,提出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林毅夫表示,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大陸在2021年到2035年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要達到4.7%。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他解釋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達到14129美元,相當於德國1971年、日本1975的水平。德國在1971至1987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只有2.3%;日本在1795至1991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爲4.4%。因此有些學者對中國發展前景持悲觀態度,認爲中國未來16年,到2035年時,經濟增長速度會在5%以下;同時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世界上老齡化的國家,經濟增速普遍在2%以下。由此,部分學者對中國的發展前景更爲悲觀。

林毅夫談到,要了解中國未來的發展,就要了解中國過去快速增長的原因。一般發達國家每年經濟增長速度是3%-3.5%,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持續42年,每年的平均增長速度達到9.2%,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了發展中國家所具有的後來者優勢,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來源,這比發達國家自己發明和創新技術成本低、風險小。

林毅夫表示,2019年,中國人均GDP爲14129美元,是同時期美國人均GDP的22.6%,相當於德國在1946年的情形,彼時德國的人均GDP約爲美國22%,從1946年至1962年,德國平均每年增長速度是9.4%;相當於日本在1956年的情形,彼時日本的人均GDP也佔了美國的22%,從1956年至1972年,日本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爲9.6%;也相當於韓國在1985年的情形,彼時韓國人均GDP同樣是美國的22%,從1985年至2001年,韓國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爲9%。因此,從後來者優勢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中國大陸在未來16年,平均每年的增速還能達到9%。

談及人口老齡化,林毅夫指出,人口老齡化一般發生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平均每年增長率在3%-3.5%之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所帶來的平均勞動生產力平均收入水平提高,大約是2%;二是人口增長,大約是1%至1.5%。但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即使沒有人口增長,也可以利用經濟發展階梯,使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升級,不斷地提升勞動生產力水平來實現經濟增長。

林毅夫舉例道,參考過往跟中國同一發展水平的德國、日本、韓國,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德國在1946年至1962年之間平均每年增長速度是9.4%,平均每年人口增長率是0.8%,因此德國靠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所帶來的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實現每年的增長是8.6%;同樣,日本在1956年至1972年之間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爲9.6%,人口增長率平均每年1%,靠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帶來的經濟增長率是8.6%;韓國在1985年至2001年之間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爲9%,人口平均每年增長0.9%,說明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帶來的經濟增長是8.1%。從這些經驗來看,到2035年之前,中國每年還有8%增長的可能性和潛力

2049年百年變局將結束

林毅夫指出,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中國的經濟增長還要考慮到環境、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經濟、美國“脖子”阻礙中國發揮後來者優勢等因素,其中美國的“卡脖子”是非常大的挑戰。但是美國有的技術,絕大多數其他發達國家也有,這些技術需要花費大量金錢投入研發,盈利取決於市場,而中國正是最大的市場。如果擁有這些先進技術的公司不能進入中國市場,可能就會面臨低盈利,甚至是虧損的局面,沒有能力繼續投入研發,很可能會喪失技術上的領先。

“如果要卡中國的脖子,那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這八百由企業來承擔。美國從政治出發要維護自身的霸權,用政治干預經濟,不允許高科技企業把技術和產品賣給中國,但如果這些歐美企業不把技術賣給中國,就會自損八百,換來的卻是維護美國霸權。”林毅夫說,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的企業和國家,不會願意跟隨美國的“卡脖子”。因此,能夠卡住中國脖子的技術,是隻有美國有而其他國家沒有的技術。中國有能力用新型舉國體制進行攻關研發,絕大多數的技術幾年內便可取得突破。

林毅夫預測,2021年至2035年,中國能夠達到8%的增長潛力,可以實現平均每年6%的增長速度。如果能夠實現,2025年,中國人均GDP能夠超過14535美元,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也將把世界上的高收入人口翻一番,從18%到超過36%。到2030年,中國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2035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23000美元左右,是一箇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2036年至2050年,中國每年平均增長潛力爲6%,也同樣要解決碳達峰、碳中和、人口老齡化和“卡脖子”問題,因此平均每年增長速度將是4%左右。按照這個速度,到2049年,中國的人均GDP可以達到45000美元左右,是美國的一半,中國的整體規模將成爲美國兩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誌;同時世界也可以走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格局,進入新的穩定的和平的格局。

林毅夫分析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是基礎。1900年八國聯軍的GDP總和佔世界的50.4%;2000年G8的GDP總和佔世界的47%。可以說,整個20世紀,八國主導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2018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論斷,因爲在2018年,八國集團佔世界的GDP降到了34.7%,失去了左右世界格局的能力,最明顯的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八國已無能力應對,G8被G20取代。

林毅夫續指,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美國;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大約是美國的70%。美國發現自身影響力不斷下降,中國影響力不斷上升,於是奧巴馬提出“重返亞太”,特朗普提出與中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拜登政府亦延續了限制中國發展的政策。

林毅夫認爲,第一和第二大國的衝突和矛盾給世界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這種狀況在2050年會結束。2050年,中國的人均GDP將達到美國的一半,經濟規模達到美國的兩倍,美國將接受中國的崛起。因爲當中國人均GDP是美國一半的時候,沿海省市的四億人口,人均GDP和美國相同,人均GDP代表了產業和技術水平,屆時美國沒有可以用來卡中國脖子的技術;同時,中國的中西部還有10億人,人均GDP大約是美國的1/3,還具備後來者優勢。所以總體來講,中國不僅經濟規模大,而且發展速度快。美國必須接受這一事實,必須接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另一方面,美國必須依靠中國市場解決自身的發展問題。

(本文爲林毅夫於6月17日在由香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主辦的第二屆和平發展論壇上,通過網絡視頻發表的主題演講。)

本站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關注本站研究局官方視頻號,看書本上學不到的新鮮經濟學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中國版>>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國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