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弘專欄-萬七震盪難免 逢回偏多操作

受到美股因拜登2兆美元基礎建設計劃及強勁就業數據大漲,尤其費半指數轉強創高點激勵,臺股漲勢轉強突破16,579點高點,再創17,016新高點,今年表現明顯較美股強勢,引來市場有關臺股已泡沫化居高思危疑慮。

從技術面來看,大盤12月RSI已達83上下歷史極端高值,短線隨時可能整理降溫,但從9月KD值長時間高檔鈍化及9周KD值又轉折交叉向上至80以上來看,中線中長線尚無高點反轉之虞,加上經濟景氣明顯復甦及企業獲利強勁成長,景氣行情應可銜接資金行情,有利多頭行情續航

過去當臺股高點和年線乖離率達29%多,或12月RSI達到80以上,大都見高點後反轉向下,不過,都是因有重大國際利空(如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及金融海嘯等)衝擊

目前除美10年期公債利率突破1.5%臨界點,不利成長導向科技股,使得那斯達克指數和費半指數在3月份二度跌破季線,分別由高點拉回12.54%及14.6%,臺股電子類股指數也同步拉回近季線,修正近9.14%外,並無重大國際金融利空,影響全球股市多頭腳步

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1.5%,上升至1.77%高點後,短期陷入1.59%至1.77%高檔震盪走勢,對股市的影響漸鈍化,主要是美通膨數據尚溫和,聯準會較關注的美國通膨指標核心PCE,1月份上升1.5%,2月年升1.4%,和聯準會的目標仍有距離。

而且美政府陸續推紓困計劃及基建計劃提振經濟景氣,原本就會推升通膨,但只要通膨在可控制範圍內(2.5%),公債殖利率不會再急升至2%以上,美經濟景氣雖預期好轉,但失業率未明顯下降前,聯準會不會太快調整寬鬆貨幣政策,衝擊美股和全球股市表現。

全球疫苗加速接種,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祭出大規模的刺激方案,各國經濟復甦較預期強勁,IMF調升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將成長6%,優於1月預估的成長5.5%,擴張速度是1980年IMF開始紀錄以來最快,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估爲4.4%,高於1月預估的4.2%。IMF也將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去年4月預估的3.5%上修至4.7%,和主計總處預估的4.64%接近。

隨着經濟景氣復甦,企業獲利成長性轉強,根據Refinitiv的數據,預估S&P500指數成分股第一季獲利可望年增24.2%,2021年增長23.5%,瑞士信貸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表示,S&P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EPS預估將在2021年升至185美元,高於先前預估的175美元,並有望在2022年升至210美元,高於先前預估的200美元,華爾街分析師目前對S&P500指數在2022年EPS的平均預估爲198美元,顥示美企業獲利明顯成長。

臺股企業2021年整體獲利也上修至雙位數成長,一般預估2021年成長達20%以上,樂觀上看成長30%,電子股獲利成長20~25%,非金電股因去年基期低,可望成長40~45%。美四大指數維持9月KD值高檔鈍化的強勢中長多格局,美宣佈超過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劃,同時規劃將企業稅率從原先21%提高至28%以支應政府支出。

不過,美股反應偏正向,道瓊指數和S&P500指數又創新高點,9周KD值高檔鈍化,在四大指數中表現較強勢,費半指數也創新高,9周KD值交叉向上且開口放大,中期走明顯轉強,較弱的那斯達克指數9周KD值也轉折向上,美股中長期和中期強勢,有利臺股多頭續航。

由於美公債券殖利率上升,高殖利率一般來說對金融股較好,相較不利科技股,加上美基建計劃推出,可能導致市場將焦點從成長股轉向景氣循環股或價值投資,從近期道瓊指數和S&P500指數表現明顯較科技指數強,可看出此一方向,不過只要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不急升至2%以上,臺股電子股和傳產及金融股應可維持輪漲走勢。

大盤上檔壓力約在8,523低點上漲一倍,及13,031點和16,238點高點連線17,000點至17,500點間,預估萬七整數關卡需要震盪,建議短中期逢回選股偏多操作,採電子及傳產均衡佈局因應,漲多個股不追高,留意整理後轉強個股及低基個股輪漲行情,電子股聚焦半導體、5G相關、電動車相關及漲價族羣,傳產留意航運塑化橡膠、造紙、鋼鐵等原物料類股和通膨題材(資產)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