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給蔣經國的信 助兩岸融冰

習仲勳1982年在「廖承志給蔣經國的公開信」中,也曾扮演推手的角色。(本報系資料照片)

1983年4月,鄧小平和鄧穎超(左)、廖承志(右)晤談。此一時期鄧穎超和廖是中共對臺統戰的主要人物。(新華社)

中共在1979年恢復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運作,陸媒稱,從當時到1987年兩岸融冰,是「對臺辦最不應忽視的九年」,若無當時大量的基礎工作,難有後來開花結果。1982年大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給蔣經國一封公開信,陸媒揭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在當時也扮演了推手角色。

《中國新聞週刊》訪問了70歲的前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樂美真,他回憶,當時的領導小組組長是鄧穎超,廖承志任常務副組長,在廖承志提議下,中共中央撥款人民幣30萬元給浙江省委統戰部修繕蔣家祖墳,廖承志請造訪北京的陳香梅給蔣經國捎話,「奉化溪口蔣家祖墳已經修葺一新,歡迎回來掃墓」,陳香梅後來回憶,經國先生見信後一陣子沒有講話,然後說:「好,我曉得了。」

1982年7月,蔣經國在一篇悼念父親的文章提到,「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的心願,鄧穎超讀到後,認爲此時是對話良機,便建議由廖承志給蔣經國一封公開信。

廖承志的父親廖仲愷爲國民黨元老,他則與蔣經國曾經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窗,這封信以「經國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遙」開頭;「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結尾,文中希望蔣經國能同捐前嫌,共竟統一;文末,鄧穎超親筆在後面加了四個字:「佇候複音。」

對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汪鋒回憶,他向中央書記處報告,建議將公開信送中央各領導審閱。習仲勳批示立即分送,書信稿件很快經政治局通過。

樂美真表示,當時他奉命到郵電部電信總局,通過兩條經中轉的線路,將此信發到臺灣;香港的《星島日報》也巧妙地在頭版另立標題,內文刊出這封「廖公信」,該報也順利通過臺灣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