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〡王強委員:搶抓機遇夯實基礎 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產業

2月8日上午9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泰安市岱嶽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岱嶽區政協委員、岱嶽區科技局副局長王強的提案是《搶抓機遇夯實基礎 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產業》。

隨着我國低空領域的逐步開放和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低空經濟已成爲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目前,岱嶽區已成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泰山通用航空(山東)有限公司已落戶岱嶽經濟開發區,項目一期已試運營。岱嶽區緊緊抓住低空經濟產業迅猛發展的大好機遇,已經探索起步。但發展過程中還面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基礎設施薄弱,難以滿足低空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二是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影響了低空經濟業務拓展。三是產業協同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協同合作機制。四是政策支持有待進一步加強等。爲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科學謀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科學編制規劃。結合市級整體佈局,科學合理編制區級層面低空經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產業規劃層面的支持和引導。二是完善佈局網絡。在全市加快推進泰安儀陽通用機場建設進程中,根據低空經濟發展需求,適時在岱嶽區規劃建設若干個直升機起降點,形成佈局合理的低空飛行起降網絡。三是建設配套設施。在起降點周邊規劃建設低空飛行服務站、航空維修中心、航空油料供應站、飛行培訓學校等一站式配套服務設施,形成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集羣。

二、引培並舉,夯實人才支撐。一是抓好人才培養。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根據市場需求確定招生規模和培養方向。加強與本地高校和職業院校合作,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基地,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輸送人才。二是抓好人才引進。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進政策,落實安家費、住房補貼、科研經費等待遇。積極引進低空飛行器研發設計專家、資深飛行教員、航空管制高級工程師等急需人才。三是抓好人才交流平臺建設。定期舉辦低空經濟人才交流活動,促進人才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創新。

三、立足實際,推進融合發展。一是培育相關產業。以市級通用機場爲核心,在岱嶽區範圍內重點培育和發展低空飛行器製造、低空旅遊、低空物流、航空維修、飛行培訓等產業,構建低空經濟產業鏈。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低空經濟企業,鼓勵本地企業與外來企業開展合作,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二是做好產業創新升級。建立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新產品研發。重點在低空飛行器智能化、新能源應用、航空材料輕量化等領域取得突破。三是推動產業協同融合。推動低空經濟與旅遊、農業、物流、應急救援等產業的協同融合發展。在旅遊產業方面,開發泰山文化低空觀光遊、岱嶽鄉村低空休閒遊等多樣化低空旅遊產品;在農業領域,開展低空農業植保作業、農產品物流配送等業務;在應急救援方面,建立低空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急救援水平。

四、加強扶持,完善相關政策。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出臺財政補貼、土地使用等扶持政策,對企業購置設備、儀器等,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適當比例貼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設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低空經濟領域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創新研發、項目孵化等。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低空經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全力爲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二是爭取空域資源。加強與空域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低空空域資源。積極推動低空航線的規劃審批,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建立低空經濟空域管理協調機制,加強與周邊地區的空域協調合作,實現空域資源融通共享和優化配置。三是推動集羣發展。規劃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引導低空經濟企業向園區集聚,形成產業集羣。支持低空經濟企業開展產業鏈合作,鼓勵企業之間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加強對低空飛行活動、航空器製造、運營服務等方面的監督管理,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安全有序發展。

(大衆新聞記者 劉濤)

(大衆日報及大衆新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文字投稿務必配上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投大衆日報泰安記者站電子郵箱dzrbta@126.com,熱線電話:05388011909。來稿請務必註明作者、手機,以便進一步聯繫。)‍‍‍‍‍‍